112.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和制造业领域国家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加快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产业〔2022〕273号)】
部门解读:(1)申报方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主管工信部门组织企业申报,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推荐上报省工信厅,省工信厅审核后反馈奖励名单,企业按照类别享受奖励资金。(2)申报条件:根据上一年省厅反馈年度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民族工艺品企业年度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70%以上;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不低于2%;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以及上;取得相关体系认证,或产品生产执行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认证;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等违法记录。
咨询电话:州工业和信息化局,8255776;州发展改革委,8237097。
113.惠企事项:加大信贷投放稳投资,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紧盯大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全口径市场主体,积极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持续巩固减费让利成果,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工行贵州省分行印发了《贵州分行金融助企纾困实施意见》(工银黔办发〔2022〕128号)】
政策解读:健全敢贷愿贷会贷机制,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有效传导普惠贷款FTP100BP优惠、经济资本占用享受75%的优惠,以及制造业、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FTP激励机制,配套专项激励工资费用,倾斜考核资源,保持机构和人员动能。实施普惠金融、涉农领域、制造业领域尽职免责政策,在落实风险责任的同时,最大限度争取减轻或免除处罚,保护从业人员积极性。用好网贷通借据期限延长至3年、经营快贷无还本续贷2次等政策,加大抗疫纾困支持力度。用好创业、经营、消费类产品组合,支持新市民、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需求,以及出租车、网约车、货车司机、网店店主等灵活就业群体金融需求。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和客群,实施投贷联动,提供“贷+债+股+代+租+顾”六位一体综合投融资服务,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完善优化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线上产品体系,用好经营快贷总行场景白名单客户挖潜提质,推动烟草e贷、烟农e贷、商户e贷等分行场景以及网贷通业务加速上量,提升数字普惠系列产品服务薄弱环节的能力和范围;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固定资产购建贷等线下专属产品优势,全面支持小微企业不同阶段融资需求。
咨询电话:州金融办,8266600;中国工行凯里分行,8253006。
114.对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民贸民品企业)用于开展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的贴息补助。【《省财政厅省民宗委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关于印发<贵州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农〔2022〕167号)】
部门解读:民贸民品贷款贴息申请流程:(一)民贸民品企业应分别于每个季度结息日(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为贷款结息日)后10个工作日内,向其注册登记地县级民宗部门提供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1.民贸民品企业填报的《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2.承贷金融机构填报的《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3.县级民宗部门资质审核意见复印件;4.贷款合同复印件;5.贷款借款借据复印件;6.贷款收息凭证复印件;7.证明贷款实际用途的支付原始凭证等材料。逾期贷款从逾期之日起不再享受民贸民品贷款贴息。(二)县级民宗部门收到企业贴息申报材料后,及时会同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对民贸民品企业申请贷款贴息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审核意见和《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贷款贴息资金汇总表》等相关申请材料汇总后逐级报省州相关部门审核。(三)民贸民品企业认定实行动态管理。民族贸易企业,简称民贸企业,是指在国家认定的民族贸易县内经销少数民族特需品、生产生活必需品,收购(加工、销售)民族地区农副产品,销售额占该法人企业全部销售额60%以上的企业。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简称民品企业,指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并按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2014年版)》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企业。
咨询电话:州民宗委,8659626。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