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升。2019年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298.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水稻、马铃薯、油菜、玉米、小麦五大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4.71%。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但受到地形条件限制和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影响,机具作业环境复杂,部分生产环节(如播种、插秧)机械化率较低,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缓慢,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不充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减少,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和节本增效,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19 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拟达成的主要目标
到2025 年,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305 万千瓦以上,力争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500 亩以上坝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力争全州茶、菜、果、林、药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新突破,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三、重点工作任务和措施
由于我州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条件尚不成熟,故本实施方案的重点是通过引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补齐生产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一是支持农机产销企业在我州发展。支持农机产销企业发展适应坡地、小块地、多种土壤性质作业的小功率通用动力平台及配套耕作、栽插、中耕、植保、收获等中小型丘陵山地特色农业机械。支持开展网络精准营销,拓展农机装备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加大农业机械及其零配件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的监督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拼装改装农业机械等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通过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通过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促进农机适应农艺或者农艺适应农机,达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目标;加快选育和推广适合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品种。实施农用地“宜机化”整治,建设耕地相通、小改大、陡改缓、坡改梯、排灌畅、耕地肥沃的宜机化农田,实现由小微农机单项作业向大中型机械全程化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落实设施农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等相关政策,合理布局农机具存放和维修网点,建设农作物育秧育苗、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烘干和初加工等农机作业服务配套设施,支持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改善生产条件。
三是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依托财政支持的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加大对水稻、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大播种、插秧、采收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加大对茶叶、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杂粮、林果等特色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进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向植保、施肥、烘干、农业废弃物处理全过程发展,由种植业向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延伸。
四是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鼓励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政策范围内做到应补尽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农机装备。继续落实农机批发零售、作业、维修等税收优惠政策;免收跨区域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车辆的通行费。
六是人才保障措施。加大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生产一线农机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培养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农机化技术人才队伍。
四、需广泛知悉配合的内容
一是农用地“宜机化”整治,需对原有的田埂、道路等进行改造,改变原来的土地面貌和耕作方式,涉及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经营等重要民生事项,需多方协调,研究具体对策。
二是县级政府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勿将农业机械化上的弱项当作不重要项。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必须做好长远打算。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发展项目资金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务必做到及时足额发放,不得随意挪用。
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