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000014349/2021-617520 信息分类 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关于对《黔东南州2021年粮食生产实施方案》的解读

关于对《黔东南州2021年粮食生产实施方案》的解读

发布时间: 2021-02-27 10:50

问:为什么要抓好粮食生产?

答: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保障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安定繁荣的基础。近年来,虽然国家粮食连续丰收,但国际粮食生产和贸易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州粮食生产也面临着诸如温光水、耕地资源、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因素制约,且粮食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偏重发生,可能会造成粮食明显减产,粮食丰产和保持供需平衡的压力仍然较大,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求要守住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强调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粮食生产任务。2月25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黔东南州2020年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2021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402万亩以上(水稻面积稳定在233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

问:抓好粮食生产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今年粮食生产工作已从业务性工作任务上升为党政同责的政治性任务,《方案》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重点工作落实到各单位,同时粮食生产相关工作也将纳入州委 州政府重点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内容,形成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相关政策和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是强化设施建设,落实管护。将以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建后管护工作落实,2021年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同时要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的“非农化”“非粮化”,守住耕地的红线,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工作,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筑牢基础。加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科技兴粮。落实藏粮于技战略,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良种推广,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筛选确定粮食主推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推介发布配套主推技术,推广以优良品种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攻关,全面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集成推广减肥减药、省工节本的绿色技术模式与物质装备,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种养结合,提高肥料、农药利用率,实现减量增效,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强水稻机插、机收等技术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四是科学防灾减灾,多措并举。病虫害方面:农业部门将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两迁”害虫等病虫害防控工作,提早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做好病虫害测报,做到及早及时科学防控。自然灾害方面:气象部门将加强洪涝、高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监测,同时多途径、多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防雹增雨工作。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完善防灾救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制定应对措施,加强抗灾救灾指导,积极争取救灾资金,及时开展灾后恢复生产。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粮食作物实施范围,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力争粮食作物做到应保尽保,开展理赔程序简化探索和试点,进一步提高理赔效率。

五是适度规模化,提高效率。大力引进和培育粮食生产经营类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订单生产,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针对当前农民“不愿种和种不了”的问题,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开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等托管服务,积极探索推广粮食产中、产前、产后全流程生产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提高粮食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和统耕统种统收比例,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六是落实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种粮支持力度,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各级财政优先保障领域。重点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及早足额发放相关补贴。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推出适合粮食产业需求的金融信贷产品,缓解粮食生产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