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办好职业教育培养产业人才
近年来,黔东南州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力在“投、置、育、融”下足功夫,深化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振兴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是“投”重金,改善育才条件。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10亿余元新建职业学校2所、改扩建职业学校2所,配齐配足教学设备和建设完善实训基地,不断夯实职业教育硬件基础。
二是“置”专业,扩大人才规模。围绕全州产业发展体系需求,对应产业链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民族工艺品制作、直播电商服务和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等76个专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州职业学校在校生达39063人,办学规模实现新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育”示范,提增人才质量。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成功培育省级优质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3所、省级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学校11所,开展“3+3”中职-高职协同贯通培养14所、“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学校3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中职向高职和本科方向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新跨越。
四是“融”产教,发挥人才效益。借势东西部协作和“桥头堡”政策,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共育工匠人才和多元办学创特色,州内中高职院校与省内外63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3年以来组织2316名学生到企业开展岗位实习,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和国家职业教育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等优秀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