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帮扶提升能力素质 东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7日 11:18:54   字体:

教育帮扶提升能力素质 东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黔东南州教育系统管理人员赴杭州市对接东西部

扶贫协作教育帮扶工作报告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州领导工作要求,切实巩固东西部教育帮扶成果,2020年10月21—23日,黔东南州教育局组织各县(市)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州属学校及有关高等院校负责人一行27人,在唐光宏局长带领下赴杭州市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帮扶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签订帮扶协议,开启教育帮扶新征程

10月22日上午10时,杭州市·黔东南州两地教育系统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建平,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宁,人事处、职教处、高教处等负责人,杭州市各区、县(市)教育局局长、有关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黔东南州教育局做《“组团式”教育帮扶助推脱贫攻坚——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重要成果》主题汇报,详细介绍近年来杭州市“组团式”教育帮扶助推我州教育提升、助力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凯里学院等5所院校分别与杭州相关院校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两地教育局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沈建平同志和唐光宏同志分别代表杭州市教育局和黔东南州教育局共同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双方同意聚焦黔东南州乡村教育领域,进一步增大教育帮扶力度,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会后,我州各县(市)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分别到杭州市各结对帮扶地区考察,州教育局领导和高校负责人到相关结对学校考察。《杭州日报》、“杭州教育发布”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

二、拓展帮扶关系,学前到高校结对实现全覆盖

根据省、州领导关于职业教育帮扶结对全覆盖的指示,在杭州市援黔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两地教育部门积极沟通协商,迅速排摸尚未实现“一对一”结对的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确定了东部帮扶学校。本次赴杭考察期间,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黎平县第一中学、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分别与杭州师范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第十四中学、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至此,我州共有833所中小学幼儿园、高等院校与杭州市的520所学校实现了结对帮扶,教育结对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全链条全覆盖。

三、助力乡村振兴,本土教师队伍培养再上新台阶

杭州市、黔东南州两地教育局签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是今年8月黔东南州与杭州市签署《深化东西部协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杭黔两地通过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领域的首个具体合作协议。

协议明确,黔东南州每年将选送200名乡村学校校(园)长及骨干教师到杭州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选送50名教育干部赴杭跟岗学习;杭州市每年将选派100名左右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到我州挂职和支教;每年通过“银铃计划”聘请杭州市退休知名校(园)长、中层干部及优秀教师到我州任职任教;杭州市还将帮助我州48所乡村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开通网络资源和远程课堂。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实现全面脱贫后的两地教育帮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教育帮扶,实现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的再深化、从项目帮扶到人才队伍培养的再提升、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再跨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沟通。以教育考察活动为契机,积极主动与杭州市对口帮扶区县、对口帮扶学校交流、沟通和对接;切实加强教育管理,积极营造良好帮扶环境,切实加强后勤保障,努力提供教育帮扶优质服务,积极争取杭州市对我州教育的更大支持与帮助。

二是持续落实。进一步深化帮扶协作关系,完善教育帮扶机制,认真落实协议规定的各项任务,巩固现有帮扶成果,不断拓宽帮扶领域,积极争取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理念引领、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活动中取得实效。

三是发展提升。以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帮扶为契机,以先进管理理念、育人理念为引领,以杭州帮扶团队为示范,积极加强我州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帮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努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永久牌优秀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