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州安全生产简要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6年1至5月份,全州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43起、死亡30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40起、死亡27人,铁路运输事故2起、死亡2人,非煤矿山事故1起、死亡1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化工(含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业、冶金机械八行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未接到事故报告。
据调度快报,2016年5月份,全州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7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7起、死亡6人,非煤矿山事故1起、死亡1人。
二、6月份形势分析及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一)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6月份,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矿商贸、旅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旺季,事故易发、多发。应重点防范交通运输业、化工、建筑业、采矿业、旅游业、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当前,全州各地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对交通运输、化工、矿山等工矿企业生产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地下矿山透水、尾矿库溃坝、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运、公路和铁路沿线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风险也随之加大,防范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当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应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和地质灾害隐患防范治理工作;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前作好防范准备。同时,6月份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和现场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要严格落实高温天气停产措施。
(二)重点行业领域及防范措施建议
1.交通运输业。6月份,全州各地节庆活动较多,建州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陆续开展,要认真制定节庆活动安保方案,严格落实活动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制定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端午节”小长假期间,群众出行较多,要加强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和农村、临水临崖、旅游景点等重点路段的安全监管,严查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非法载客以及违规冒险行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境内高速公路、旅游公路交通流量预测预报,制定交通疏导和分流方案,加强自驾游交通安全管控和交通疏导。针对历年6月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暴露出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加强“端午节”小长假道路交通安全保
卫工作,研究制定道路交通保畅、应急处置等工作方案和预案,要重点加强镇远古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从江岜沙、丹寨龙泉山、锦屏隆里古城、施秉云台山等景区景点交通安全管控力度。二是抓好高速公路管控,扎实落实好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工作机制,加强对各条高速公路的巡逻管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高速公路拥堵、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三是切实加强对公路、铁路存在被冲毁危险的桥梁、隧道、涵洞、边坡等的监测监控,及时发现排除险情,督促及时治理排除隐患。四是加强对“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安全日常监管,强化驾乘人员安全教育特别是警示教育、车辆检测维护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源头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卫星定位动态监控系统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督促立即整改,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得运行。五是抓好农村公路管控,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流动巡查管控,严查客运班车、农村面包车、三轮车、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等各类重点管控车辆及交通违法行为,督促村居委会落实好红白喜事安全打招呼等制度。六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对三板溪、白市、托口库区等重点水域开展检查,重点检查旅游客船、渡船、漂流艇适航状况,检查航运企业、渡口渡船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教育培训等。深入开展三板溪等重点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查处非法载人、超员、冒险航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预防水上交通事故。
2.非煤矿山。6月份是砂土石矿等非煤矿山生产高峰期,同时
各地强降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增多,地下矿山易发生透水、地表水倒灌及冒顶事故,易引发尾矿库溃坝;露天矿山易发生坍塌事故、触电事故,同时易引发高温中暑。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加强矿山汛期安全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落实事故防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落实汛期事故预防措施。各县市要深入开展矿山企业汛期安全专项检查,并确保检查全覆盖。地下矿山要严格落实探放水措施。二是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做好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三是气象等部门要加强汛期气象预测预报预警,有关监管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加强动态巡查,认真落实停产撤人紧急处置措施,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坚决杜绝因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灾难。四是露天矿山要切实做好夏节高温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督促工人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危险化学品。针对夏季高温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挥发、泄漏和爆燃,加强化工企业(包括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和生产监控,严格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规定,严防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一是针对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特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设施的检查,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装置和管道防爆、防雷电、防泄漏措施。二是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化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督管理,杜绝违章行为;加强对现场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制定完善各项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涉及施工动火、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危化品仓储、危化品装卸运输、检修施工等各项特种安全管理制度。三是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刻汲取天津港“8.1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委〔2016〕4号)要求,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等环节安全整治,开展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全面、彻底排查危险化品安全隐患,降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风险,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有效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
4.建筑业。6月份,进入主汛期和夏季高温季节,又是工程建设的施工高峰,部分工程赶工期,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土方开挖及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等风险也随之加大,也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时段,应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加强施工前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中规范操作及安全防护、施工后的维护保养。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督促建设单位完善基本建设程序,施工单位认真落实施工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项目班子人员到位。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三是强化工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安全手册及施工方案实施。四是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施工单位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工作工人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项目部要给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药品,督促施工人员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五是加强高温季节用电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针对高温天气各类电器设备绝缘程度低,人体多汗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加强用电安全检查,尤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用电等作业的安全检查,各类用电设备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器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电箱要搭设防雨棚。六是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持证上岗,确保施工操作过程符合规定要求。
5.地质灾害隐患。我州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在自然状态下,山体边坡一般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各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稳定状态被打破,特别是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高,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城镇、村寨、学校等人口聚集区,交通沿线两侧,旅游景区,各类园区,矿山采掘区及尾砂坝(库)堆渣倒土及填埋场,水电站库区周边,以及已建在建各类工程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切坡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工程建设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作为选址决策、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在建已建工程项目,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消除隐患;加强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宿舍区的安置一定要远离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二是建立完善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各县市要对本行政区域在建和已建工程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向受威胁对象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灾明白卡”。三是加强汛期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灾情报告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处所和值班电话,强化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严禁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
6.其他行业领域。一是突出抓好旅游业安全监管。特别是突出抓好旅游景区景点、高速公路及服务区安全监管,加强对旅游包车、长途客车的执法检查,严把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加强对游船等游客运载工具及带有危险性的旅游项目和设备安全情况的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运营。加强节日期间游客流量预测,各类景区景点要控制好高峰时段游客总量,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疏导引导及应急处置工作,严防拥堵、踩踏事件发生。二是加强宾馆、饭店、车站、码头、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点村寨消防安全检查,加强用火、用电、用油和用气等环节防火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三是深入开展相关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精准化排查、精准化治理,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易燃易爆、冶金工贸、校园安全、城市燃气、供电、供水、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要针对汛期安全生产特点和事故规律,迅速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