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000014349/2022-1156989 信息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黔东南州“四个抓”推动“黎从榕”建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黔东南州“四个抓”推动“黎从榕”建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发布时间: 2022-04-27 17:22

近年来,黔东南州不断深化与佛山市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结合实际通过“四个抓”积极将“黎从榕”建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推动黔东南州发展,切实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抓机制保障,推动协作帮扶。 围绕打造黔东南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目标,抓住黔东南州与佛山市建立新阶段结对帮扶关系的机遇,及时与佛山市对接建立协作关系,推进两地党委和政府签订了《佛山市黔东南州“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书》,重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消费协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和乡村建设,落实新发展阶段东西部协作目标任务,形成了双方协作机制,为黔东南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造条件。同时,每年制定佛山市对口黔东南州东西部协作工作计划,围绕组织领导、保持资金投入、加强干部人才交流、深化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工作创新等方面,明确年度任务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以年度工作任务的落实来推进黔东南州产业项目等发展,特别是“黎从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二是抓方式方法,深化务实合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对贵州省要建成“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战略定位,不断深化黔东南州与佛山市的帮扶协作,做好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重点用好黔东南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照“广东企业+黔东南资源”“广东研发+黔东南制造”“广东总部+黔东南基地”“广东市场+黔东南产品”的模式,制定出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各项保障要素,深化务实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通过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协作体系,引进企业落地园区,引导产业向黔东南梯度转移。特别是支持引导农林种养业与加工、文教卫、旅游、环境治理和光伏等领域的企业到黔东南州投资发展。如:引进广东企业助力黔东南州加快发展木材家居、陶瓷建材、中医医药、康养大健康、水产养殖等重点产业。

三是抓规划布局,共建培育产业。围绕黔东南州“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各县(市)“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各县(市)通过东西部协作,与佛山市各共建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投入食用菌、中药材、茶叶、天麻、油茶、水产养殖、蓝莓等基地建设,并围绕产业做大做强,在加工和销售方面强链、补链,培育本地企业或引进广东企业落地园区投资兴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锦屏、黎平、台江8县有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县共建1个工业园区,根据园区规划引进企业落地园区,引导产业梯度转移。

四是抓项目建设,抓实产业发展。积极建设农业产业基地。2021年,围绕黔东南州“两茶一药”、林下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在项目安排上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83亿元实施茶叶、油茶、天麻、板蓝根、蓝莓等产业项目75个,推进黔东南州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2022年又将投入4.07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如:雷山县借鉴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经验,立足雷山县茶叶、天麻、食用菌、稻米等特色山地农业资源优势,聚焦“产业兴、百姓富、经济强”目标,围绕产业供给、市场需求双侧发力,协同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力量,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四链同构规划思路,协作共建“茶麻菇稻”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加强园区共建。2021年两地共建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5个、工业园区5个,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39个,实际到位投资额37.6亿元。2022年又将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76亿元用于园区建设,继续引进企业入驻园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又如:从江县引进深圳富源榫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发生产瑶药浓缩液,“强链”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瑶浴”精深加工实现零的突破;榕江县投入协作资金810万元实施百香果后续加工厂和榕江县板蓝根全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青于蓝公司运作,开辟一条集农业发展、就业帮扶、旅游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振兴的产业发展“蓝色之路”,实现园区全产业链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

...

本智能问答助手服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提供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