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22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30日在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黔东南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2年全州及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全州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主战略、主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牢牢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化财政改革,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聚焦民生改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较好地完成了2022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工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州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4.9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预计完成75.3亿元,同比增长7.1%,超任务完成5%的增长目标。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30.8亿元,同比下降23.4%(主要原因是受疫情、经济下行和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税收减收);非税收入预计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19.8% 。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预计完成46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07.3亿元,同比下降11.6%(主要原因是受总预算会计由权责发生制变更为收付实现制影响,导致支出下降)。加上上解上级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预计完成465.7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州本级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6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预计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17.2亿元)的100%。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4.8亿元,同比下降26%;非税收入预计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22.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预计完成8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9.8亿元,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71亿元)的98.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预计完成89.2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州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0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任务(88.5亿元)的101.7%,较上年增收6.1亿元,同比增长7.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专项债券收入,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预计完成159.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26.8亿元,较上年减支8.2亿元,同比下降6.1 %。加上上解支出、专项债券还本支出,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预计完成159.7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州本级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1亿元,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9.7亿元)的63.1%,较上年减收3.6亿元,同比下降37.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专项债券收入,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预计完成26.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3.9亿元,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17.6亿元)的78.9%,较上年减支3.1亿元,同比下降18.7%。加上补助下级支出、专项债券还本支出,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预计完成26.2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州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6亿元,较上年减收4.7亿元,同比下降56.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预计完成3.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3亿元,较上年增支1.6亿元,同比增长228.5%。加上调出资金等,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预计完成3.8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州本级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76万元,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1,576万元)的100%,较上年增收578万元,同比增长57.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预计完成2,35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42万元,完成人大调整预算通过目标任务(342万元)的100%,较上年减支356万元,同比下降51%,累计结余增加。加上补助下级支出、调出资金等,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预计完成2,352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2年,全州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7.5亿元,社保基金支出预计完成87.7亿元,预计当年结余9.8亿元。加上以前年度滚存结余64.9亿元,累计结余74.8亿元在2023年继续安排使用。
2022年,州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4.5亿元,社保基金支出预计完成63.9亿元,预计当年结余10.6亿元。加上以前年度滚存结余61.1亿元,累计结余71.7亿元在2023年继续安排使用。
以上收支平衡情况的相关数据均为预计数,待上下级结算办理完成后,相关数据与预计数可能会有出入,在报告《2022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决算与2023年上半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将2022年实际的收支情况进行详细报告。
二、地方债务情况
2022年,全州政府债务限额预计为764.1亿元(一般债务限额379.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84.4亿元)。其中:州本级75.7亿元(一般债务限额12.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3.4亿元)、县(市)级688.4亿元(一般债务限额367.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20.9亿元)。
2022年,全州政府债务余额预计为740.1亿元(一般债务余额362.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377.9亿元)。其中:州本级72.4亿元(一般债务余额11.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61.3亿元)、县(市)级 667.7亿元(一般债务余额351.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316.6亿元)。全州及州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均未超过限额。
2022年,全州获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0.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0.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60.1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农林水、城乡社区等方面。州本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9.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6.8亿元);县(市)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0.9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7.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3.3亿元)。
2022年,全州地方政府债券应付本息及兑付服务费27.4亿元(不含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其中州本级3.5亿元,县市23.9亿元。
三、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全州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打造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红利,扎实做好“三保”保障、惠企纾困等工作。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认真执行好增值税留抵退税和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力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紧盯目标任务,着力抓收入增财力,全面提升发展硬实力。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蛋糕。全州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强化征管措施,出台了《黔东南州州属国有企业特别利润征收实施方案》等。预计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完成75.3亿元,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任务,增长7.1%。二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州委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抢抓国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机遇,全力向上争取债券资金。2022年,全州共争取到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10.1亿元,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位,争取到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0.1亿元,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二位,有效支持了全州重大建设项目及民生领域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基金支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围绕“四化”和生态环保基金,全州各级各部门加强项目谋划,积极主动与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加大项目申报跟踪对接力度。全州共获批“四化”和生态环保基金项目10个,投放基金共9.3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州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四是全力争资争项,加强财政保障能力。出台《黔东南州争资争项工作激励评价暂行办法》,各级各部门建立定期向上对接机制,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分配向我州倾斜。2022年,全州预计获得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共计366.1亿元,同比增长12.6%。
(二)紧盯重点民生,着力保重点稳大局,全面提升支出保障力。一是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2022年,全州各级各部门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用于支持教育、社保等重点领域,预计全年用于教育、社保等九项重点领域支出达到313.1亿元,占全州财政总支出的76.8%。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全州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5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3.8亿元,整合率达100%,强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完善直达机制,保障直达资金落地见效。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2022年,全州共获得直达资金169.9亿元,下达进度为98.96%。目前已支出146.9亿元,支出进度为86.5%。
(三)紧盯风险防范,着力防风险守底线,全面提升财政防控力。一是增强风险意识,坚守债务风险底线。建立了常态化债务风险排查报告机制,多措并举,有效化解和缓释了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按照中央、省、州的工作部署要求,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抓实主体责任,确保了现行国家、省级和地方标准下的“三保”支出需求。三是发挥财政职能,严守疫情防控底线。按照州委统一部署,积极筹措资金,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2022年,全州共投入财政资金1.7亿元专项用于疫情防控,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要求,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线。
(四)紧盯提质增效,着力深改革强监管,全面提升财政管理能力。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我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黔东南州应急救援领域州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逐步建立起我州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应急管理体系。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电子采购平台便利度,全面推行招标方式“远程不见面开标”,降低疫情对政府采购影响。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成本,全面取消州本级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推行实施电子保函等。2022年,全年预计可为企业减少保证金支出3,000余万元。三是全面规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大闲置经营性国有资产招租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升闲置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率,同时热心做好广大承租户租赁服务工作,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房租减免政策,全州预计可减免房租3,631万元。四是多措并举,强化资金监管。2022年,继续深入推进全州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巡回检查和财务人员轮岗等工作。已累计开展巡回检查3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4个,通过问题整改促进财政业务规范,确保了各项支出安全、有效。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做好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和各级巡视巡查、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2022年,全州财政各项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总量小、增长乏力,民生类刚性支出居高不下,加上疫情冲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财政收支紧平衡进一步凸显并将长期持续。对此我们将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四、2023年州本级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为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及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继续做好“三保”保障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工作,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自给能力和保障能力,助推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全州预期目标安排
2023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69亿元左右(以全州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预计完成65亿元左右为基数,增长6.5%测算)。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期目标为410亿元。
(二)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2023年,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4.9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加上上级转移支付50.1亿元、债券转贷收入0.53亿元、上年结余13.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亿元、调入资金0.72亿元、下级上解收入9.1亿元等,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总计为9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0亿元(含州级配套县级列支3.8亿元),加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6亿元等,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为91.1亿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三)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3年,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目标为8.1亿元,预计同比增长6.8%。加上上年结余5.7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3亿元、专项债券收入4.4亿元等,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为18.5亿元。按收支平衡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为18.5亿元。
(四)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023年,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目标为1,745万元,预计同比增长10.72%。加上上年结余2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2万元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为2,157万元。按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为2,157万元。
(五)州本级社保基金预算安排
2023年,州本级社保基金收入预期目标为76.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53%。社保基金支出预期目标为65.9亿元,预计当年结余10.5亿元。加上以前年度滚存结余70.6亿元,预计2023年末州本级社保基金结余81.1亿元,结转下年使用。
(六)州本级债务安排
2023年,州本级政府债券到期利息及相关费用预计为2.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到期利息及相关费用预计0.4亿元,专项债券到期利息及相关费用预计2.2亿元。
2023年,州本级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安排用于棚改、粮食储备、卫生健康、物流等领域。
五、2023年工作重点
(一)坚持更大力度,聚焦财力提升。一是继续加强财源建设,培育财力增长点。紧紧围绕《黔东南州加强财源建设促进财政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实施重点产业税收提升计划、骨干财源企业培育计划,围绕“四化”项目,抓实产业落地,积极培育财源。二是强化收入征管,提高可用财力。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监测,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潜力。树立“税费同征”理念,建立涉税涉费数据共享和税费协同监管工作机制,提高非税收入征管质效,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合理盘活国有资产,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的统筹力度。三是做好争资争项,加强财政保障能力。充分抓牢新国发2号、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桥头堡”等政策机遇,继续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更多转移支付资金向我州倾斜,提高可用财力。
(二)坚持更优质效,聚焦结构优化。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压缩州直部门运行经费的20%用于教育、化债等重点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管好政府“钱袋子”,确保将有限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按照“五个优先”的工作要求,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督促各县(市)足额编制“三保”预算,严防基层“三保”风险。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
(三)坚持更硬举措,聚焦风险防控。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化解债务风险。继续从严从紧管债,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和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强化《贵州省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政策制度约束,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逐步化解存量债务。积极争取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强化债务限额管理,拉动有效投资。二是全面开展债务风险分析研判,建立风险点台账,逐笔逐项制定防范化解措施,妥善化解到期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
(四)坚持更高标准,聚焦改革创新。一是深化预算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推进预算精细化管理。二是强化绩效评价。严格落实《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探索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的立项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方案实施可行性及财政可承受能力等进行全面论证。全面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深入整合涉农资金。进一步健全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实现农口跨部门资金统筹整合,并赋予县(市)级决策安排具体项目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坚持更严要求,聚焦资金监管。一是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实施条例,坚持以人大批准的预算为依据,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继续实施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巡回检查,严格落实《黔东南州关于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通知》要求,对虚增收入、违规举债、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坚决予以追责问责。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州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州政协意见建议,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做到增收有力、决策有谋、优化有效、改革有为,奋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附件1:2022年预算执行完成情况及2023年预算公开.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