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资金 >> 政府决算

索引号 000014349/2023-2623172 信息分类 政府决算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2014年全州和州级财政决算及2015年上半年全州和州级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14年全州和州级财政决算及2015年上半年全州和州级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2015-08-25 17:30

2014年全州和州级财政决算及2015年上半年

全州和州级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15年8月19日在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州人大常委会:

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2014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5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目前,2014年黔东南州财政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州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现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全州和州级财政决算及2015年上半年全州和州级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全州和州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4年,在州委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做好创新机制促增收、统筹资金调结构、优化支出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各项财政工作有序推进,全州财政决算情况较好。

(一)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全州财政收支决算情况。2014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242,167万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26,32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0.59%,比上年增长7.72%,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087,790万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76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2,005万元(决算批复后结余),调入资金41,491万元,财力总计为3,159,379万元。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87,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8%,增支297,877万元;专项上解省财政支出18,11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76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91万元,调出资金2,366万元,支出总计为3,117,067万元。全州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2,312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专项支出105,897万元,年终净结余赤字63,585万元。同口径比较,赤字单位当年新增赤字69,602万元,新增赤字主要是丹寨县根据2014年12月15日省财政厅“关于解决丹寨县财政困难”的专题会议精神,经省财政厅同意新增69,801万元,而州本级消化历年赤字199万元。

2.州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444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增收5,494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00,138万元,上年收入结余15,238万元(决算批复后结余),调入资金14,472万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000万元,收入总计为260,292万元。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67,712万元,比上年增长9.76%,增支23,81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1,81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2,000万元,调出资金700万元,支出总计为238,594万元。州级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1,698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专项支出24,699万元,年终净结余赤字3,001万元,同口径比较,消化历年赤字199万元。待省财政厅批复州级财政决算后,州级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还将会发生部份变化,届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3.凯里经济开发区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65,378万元,占预算130.76%,同比增长9.64%,增收5,74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407万元,占预算153.30%,同比增长6.75%,增收2,999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8,203万元,上年收入结余288万元(决算批复后结余),收入总计为55,898万元。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1,876万元,占预算的167.19%,同比下降3.15%,减支1,6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08万元,支出总计为52,68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214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专项支出3,214万元,年终无净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全州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460,369万元,完成预算的97.18%,同比下降13.72%,减收73,192万元,减收主要原因是土地市场不景气,使得全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减收。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4,21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23,455万元,调入资金2,366万元,2014年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660,402万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509,15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15万元,调出资金2,907万元,年终结余147,526万元。

2.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58,336万元,完成预算的114.8%,同比增长280.26%,增收42,995万元,增收主要原因是州本级成功挂牌出让原农科所宗地等土地,使得州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增长。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05万元、上年结余21,508万元,调入资金700万元,2014年州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81,449万元。州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9,666万元,年终结余51,783万元。

3.凯里经济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313万元,占预算21.1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4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147万元,2014年凯里经济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5,703万元。凯里经济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支出4,607万元,年终结余1,096万元。

总的看,2014年我州财政运行情况良好。审计情况也表明,2014年度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为全州民生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较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全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所融资和举借的债务陆续进入还款期,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三是非税收入占比较高,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还需进一步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财源建设,加强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州情况:上半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736,239万元,同比增长10.85%,增收72,08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65,16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3.82%,同比增长13.22%。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90,427万元,同比增长19.05%,增支254,481万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0,13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21.65%,同比下降48.34%。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40,610万元,同比下降8.57%,减支22,543万元。

(二)州级情况:上半年,州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708万元,同比增长10.63%,占年初预算的46.74%。州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8,052万元,同比下降0.56%,减支498万元。州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995万元,同比下降112.15%,减收主要原因是按照《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4)368号)文件精神,为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等方面的项目收支转列到一般公共预算,涉及地方教育附加、从地方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教育资金等11项基金科目,由于按规定需在2015年年初提取2014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教育资金6,654.79万元,因此上述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后,基金收入出现负数。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203万元,同比增长36.41%,增支588万元。

(三)凯里经济开发区情况:上半年,开发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889万元,占预算数的65.68%,同比增长8.36%,增收4,00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00万元,占预算数的74.84%,同比增长7.52%,增收2,854万元。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6,320万元,占预算80.19%,同比增长90.26%,增支21,975万元。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6,849万元,占预算132.26%,同比增长360.45%,增收21,18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0,212万元,占预算99.57%,同比增长93.05%,增支9,742万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组织工作较为困难,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亲自调度财税收入,各级财税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靠作风吃饭,拿数据说话”的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加强财政资金调度;加大协税护税力度,推进联合办税、综合治税;开展各税收专项清理行动;科学有序出让一批国有资产资源”等措施,攻坚克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排名中,我州财政总收入增幅排名第2位,增幅1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排名第2位,增幅13.22%,各项指标排名相对靠前。总体上来讲全州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面对全国经济发展放缓的严峻形势,全州各级财税部门精准分析,合理调度,在努力提高收入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状况基本相适应。今年上半年,全州GDP增速为12.8%,比财政总收入高1.37个百分点,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0.42个百分点。三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预算执行力度。1至6月,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预算的63.63%,同比增长19.05%。各级财政在财力紧张、资金困难等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认真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偿债”的要求,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同时,不断加大对重大项目、民生类等重点支出的力度,上半年九大民生类支出103.71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21%。

虽然上半年全州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态势,但同时也还存在不少制约我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受经济持续下行和国家减免税费政策的影响,加上我州经济基础薄弱,税源单一历史症结未得到显著改善,全州财政收入缺乏稳定的税源支撑。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推进不理想,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时间长,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尤其是亿元投资项目下滑、开工少,投资拉动不足,再加上传统工业、电力、冶金、建筑等支柱型产业受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复产、达产信心不足,未能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税源,导致财政收入在以前年度基数较大的形势下要继续保持高增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虽然今年上半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13.22%,但当前全州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加快推进,财政资金需求量大,加上配套任务重,支出需求增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四是融资困难。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和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使得企业技改和地方政府融资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等受到影响。五是各项财政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资金、资产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资金的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事项说明: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5年上半年根据中央和省的工作部署和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为满足上半年调整工资需要,州本级财政积极优化财政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对年初预算草案中相关支出科目进行了相应调整,将2015年初州本级预算基金支出中安排的“高速公路建设州级配套地方资本金”10,000万元项目支出(由于省调整我州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州级财政在2014年已足额配套了州本级需配套的2014年、2015年高速公路建设地方资本金,因此在2015年此项不需支出)调整到基本支出,以满足州本级调整工资需要。

三、2015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州委的安排部署和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有关决定、决议以及本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实现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提供财政支撑。同时,加快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善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确保全州财政平稳运行。一是认真研究分析全国经济运行态势和政策宏观调控动向,切实结合全州经济发展形势,强化税收征管,明确责任落实,加快推进国税、地税、财政和职能部门联合办税、综合治税,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加强对税源跟踪监控,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继续把财政精细化调度作为工作重点,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控管理,随时掌握税收结构和分布变化情况,加强对税源的风险分析,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应对财税收入征收难点。三是强化社会综合治税。抓好综合治税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涉税信息电子交流和网络共享,建立数据完整、准确的税源档案。加强税收的评估工作,将以前不征或少征的纳税户重新进行评估征管,防止税收“跑、冒、漏、滴”,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四是加强非税收和基金收入的征管。继续加大对闲置、废弃的国有资产的清理处置力度,科学有序地出让一批国有资产资源;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对生态移民房、安置房的处置力度,弥补非税收入下滑缺口。五是继续加强专项稽查和清欠力度。重点对“两高”项目建设开展耕地占用税清欠行动,将建筑业、房地产业、电力、烟草、金融、木材等行业纳入重点稽查和清欠范围,切实加强零散小税源的清收入库,继续加大对往年欠税的清缴力度,千方百计缩小收入缺口。六是更加注重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压缩非税收入比重,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占比,既保证财政收入总量,又保证财政收入质量。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全州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按照批准的预算抓好执行,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二是按照中央、省、州厉行节约的规定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四保一压”(即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偿债、压缩“三公”经费)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三是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农业和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保证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四是统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改变资金使用“碎片化”,将“零钱”合为“整钱”,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五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工资改革顺利完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和《关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4〕5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

(三)积极培育和壮大财源,为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资金走向,抓住新一轮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努力争取符合国家现行规定、切合我州实际的项目,争取国家的更大投入,促进全州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夯实财源基础。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提升企业的税收贡献率;大力发展酒、烟、茶、食品、医药大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我州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大产业、大基地、大品牌”理念;加快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抢抓房地产松绑政策机遇,积极落实州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力激活房地产市场;紧紧围绕“工业强州”战略,全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促进工业产业的聚集和优势产业集约发展,为全州财政收入征收增强后劲。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城市地下管网、城市路网、铁路地铁、智能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市规划,做好项目谋划,狠抓城市投资,通过城市投资拉动税收增长。四是做好国有资源资产经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鼓励盘活废弃、闲置、低效运转资产,积极挖掘增收潜力,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五是支持服务业发展。把服务业作为经济跨越的战略重点,以支持文化旅游业、医药大健康产业、仓储物流、商业等服务业发展为重心,打造龙头,提档升级,培育品牌,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修复改造进度,提升游客接纳能力,借旅游旺季为契机,不断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繁荣服务业市场。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继续全面认真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精神,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刚性、完善预算体系,着力构建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二是着力推进预算公开透明,积极开展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细化、明晰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范围,除涉密信息外,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全面建设阳光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三是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精神,全州各级财政继续在思想上与中央、省、州保持高度一致,建立清理结余结转资金长效工作机制,逐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效控制新增结余结转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预算部门单位和社会的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在提高创新、拓展改革覆盖面和形成工作亮点上下功夫,重点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进行绩效评价管理,并逐步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充分用于完善财政预算体系、优化支出结构和科学安排预算。五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经济建设,按照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5)25号)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15〕21号)等文件要求,借鉴全省示范项目经验,积极推进我州PPP合作模式,全面推开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六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政府采购,严格源头控制,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益。

(五)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一是坚决落实政府债务风险责任制,按照“谁借款、谁还钱、谁失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严肃问责。二是认真抓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既有利于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处理好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还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缓解地方支出压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市要规范置换存量债券行为,用好用活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资金,盘活存量债务。上半年,省财政厅已下达我州政府置换债券转贷资金36.78亿元,预计我州全年获得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资金规模将达到70亿元。三是严格规范债券置换行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必须严格按照资金用途置换,必须用于偿还审计确定的截止2013年6月30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2015年到期的债务本金。地方政府已经安排其他资金偿还的,可以用于偿还审计确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其他债务本金;优先置换高息债务;不得用于偿还应由企事业单位等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不得用于付息、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四是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黔府发〔2015〕23号)文件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全面做好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州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诚恳接受州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014年全州和州级决算报告附表.xls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