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全州和州级
财政决算及2022年上半年预算
执行情况的报告
黔东南州财政局
州人大常委会: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决算及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审查。
一、2021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 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州各级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不断强化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狠抓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严防债务风险,兜牢“三保”底线,强化资金监管,着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州财政收支决算情况总体较好,得到州委州政府和省财政厅的充分肯定。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现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7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6%,同比增长10.1%,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增收6.2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0.3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8.46亿元,非税收入占比41%。加上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结余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年收入合计521.90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9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6%,同比下降0.8%,减支3.65亿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出资金和结转下年安排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521.90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8%,同比增长0.6%,增收94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5亿元,非税收入完成8.27亿元,非税收入占比53%。加上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和上年结余等,全年收入合计76.33亿元。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3.7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7%,同比增长3.9%。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结转下年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76.33亿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84.4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2%,同比增长36.5%,增收22.58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和上年结余(含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等,全年收入合计207.62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134.9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8%,同比下降5.2%,减支7.40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和结转下年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207.62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7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5.2%,同比增长38%,增收2.67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和上年结转等,全年收入合计31.33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6.6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0.4%,同比增长39.3%,增支4.71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和结转下年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31.33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3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2%,同比增长24倍,增收8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全年收入总计8.50亿元。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1.4%,同比下降30.6%,减支0.13亿元。加上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8.50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4%,同比下降1%,减支1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全年收入合计1,633万元。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6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4.6%,同比下降73%,减支1,854万元。加上结转下年支出等,全年支出合计1,633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州社保基金决算收入83.2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同比下降12%,减收11.61亿元。全州社保基金决算支出82.1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同比下降1.5%,减支1.27亿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1.13亿元。加上历年滚存结余,全州社保基金累计滚存结余65亿元。
州本级社保基金决算收入61.9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同比减少18%,减收14亿元。州本级社保基金决算支出59.7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同比下降4%,减支2.71亿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2.25亿元。加上历年滚存结余,州本级社保基金累计滚存结余61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情况
2021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州政府债务限额693.88亿元,其中州本级政府债务限额66.45亿元。2021年末,全州和州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677.41亿元、66.11亿元(含黔东南高新区债务余额),均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我州全年获得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64.03亿元,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置换政府存量债务等。其中:州本级获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21.83亿元(含州本级转贷镇远县债券),占债务总收入的13.31%;县(市)级获得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42.2亿元,占债务总收入的86.69%。全州共完成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68.20亿元(不含外债),其中:州本级完成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7.21亿元,占还本总额的10.6%;县(市)级完成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60.99亿元,占还本总额的89.4%。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1.州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和使用情况。2021年州本级未安排预算周转金,州本级预算周转金年终结余170万元为历年滚存结余。2.州本级预备费规模和使用情况。2021年初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的比例设置预备费0.73亿元。当年从预备费中安排支出536.2万元,主要用于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州级匹配资金、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经费。3.州本级结转资金规模和使用情况。2021年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资金5亿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结转3.52亿元,主要是污染防治资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及信息化建设运维经费等,需按项目进度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州级专项资金结转1.48亿元,主要是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21年第四季度目标奖以及补差部分需结转次年发放。4.州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州本级2021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3.62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3亿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6亿元。
二、落实州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坚决贯彻州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州人大预算决议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和预算约束,全力以赴抓收入,强化调度促支出,优化结构保重点,较好地服务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提升财政保障,多管齐下聚焦组织收入
一是财源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加强财源建设,成立财源建设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和相关激励办法,形成了全州一盘棋共同推进财源建设的新合力。2021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76亿元,占年初预期目标的107.7%,增长10.1%,增幅在全省九个地州(市)中排名第一。二是争资争项取得新进展。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成效显著,2021年全州获得一般债券资金14.49亿元,占全省已分配额度90亿元的16.1%,居全省第一;获得新增专项债券资金82.57亿元,占全省已分配市州额度457.08亿元的18.06%,全省排名第一,有力缓解了全州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压力。积极争取“四化”及生态环保发展基金支持,2021年全州在信息管理平台储备的项目共获批14个,获批项目资金12.12亿元。
(二)优化服务供给,点面共进深化民生福祉
一是新冠疫情防控经费保障获得新夯实。及时下达中央补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2.09亿元,指导各县(市)投入0.88亿元用于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资金保障;根据省级统一部署,从医保基金中上划省财政厅疫苗及接种资金5.3亿元,用于省级统一采购黔东南州疫苗采购及接种,保障了全州疫苗接种工作,筑牢了免疫防线。二是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大州级对教育的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发展,争取中央和省级教育专项资金24.26亿元,2021年州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压缩行政经费0.11亿元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共下达教育精准扶贫资金0.44亿元,确保了教育精准扶贫资金按时发放。三是生态环保获得新改善。加大环保资金争取力度和投入金额,争取到上级环保专项资金11.63亿元,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全州采取PPP合作模式投资建设生态环保项目18个,总投资104.08亿元。四是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有了新提升。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及时下达上级卫生健康专项资金15.38亿元和医保专项资金31.03亿元,及时下达专项资金29.15亿元,保障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获得新成就。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强化资金保障和2021年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推进2021年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集中统发和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寨升级版项目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树牢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底线
一是抓实债务管理守住债务风险底线。2021年,全州上下合力攻坚,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021年全州未发生债务风险舆情事件,确保了“不出事”“不冒泡”。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债务管理。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工作方案,严格规范了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国有企业融资举债行为。三是督促指导凯里市做实债务风险防范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进驻凯里市开展督导工作,指导凯里市梳理了财政收入、财力、往来、支出、债务、资产“六本账”的底数,围绕“财政资金监管、债务风险防范、国有资产核查”3个方面7个重点问题开展督导,指出凯里市在财政管理上存在的急难险重问题,重点调度并督促完成问题整改,工作成效得到了州政府的肯定。
(四)强化绩效管理,多措并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顺利完成预算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全州1761家预算单位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域上线,实现了财政管理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二是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16个县(市)和州直部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健全了“1+7+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达到自评工作项目全覆盖、部门单位全覆盖,乡镇全覆盖,打通了绩效自评价“最后一公里”。
总的来看,2021年我州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较以前年度有所提高,但还存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力保障不足、非税收入占比较高、库款保障水平较弱、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压力大等问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夯实财源建设、强化收支管理、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作为,奋力担当,攻坚克难,确保了全州上半年财政收支的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17亿元(金库数),较上年同期下降27.7%,减收11.17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完成数为38.95亿元,占年初预算70.36亿元的55.36%,超序时进度5.3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32亿元,同比下降43.5%,减收9.5亿元;非税收入16.85亿元,同比下降9%,减收1.67亿元,非税收入占比57.8%。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1.3%,同比增长10%,增支18.94亿元。
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7%,同比下降37.2%,减收3.49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完成数为8.3亿元,占年初预算15.93亿元的52.1%,超序时进度2.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72亿元,同比下降58.5%,减收2.4亿元;非税收入4.17亿元,同比下降20.2%,减收1.05亿元,非税收入占比71%。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6.7%,同比增长18.2%,增支5.5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30.4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8.6%,同比下降19.5%,减收7.38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52.2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2%,同比增加120%,增支28.47亿元。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5.3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4.6%,同比增长10.1%,增收0.49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8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0.3%,同比增加306%,增支7.4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375%。全州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15亿元,同比增长111%。
由于州本级企业上年的审计报告未出,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未实现收支。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州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6.3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9%,同比增长32%。全州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1.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47.2%,同比增长3.4%。
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5.5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4.4%,同比增长44.3%。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9.7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7.1%,同比增长4%。
(五)地方政府债务到期本息及偿还情况
上半年,全州获得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54.47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二,有力支持了全州84个重点项目建设(州本级3个、县(市)级81个);获得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10.14亿元(其中:州本级获得2.48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为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州本级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政府债券到期本金4.51亿元,通过预算安排偿付州本级应付政府债券利息及兑付服务费1.29亿元。
四、2022年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紧盯政策机遇,深耕财源建设。自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打造“桥头堡”等政策“大礼包”颁布以来,我们积极将文件精神清单化项目化,不断做大财政“蛋糕”。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代省财政厅拟定的《贵州省省级财政关于支持黔东南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经过多次对接汇报,省财政厅印发了《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若干财政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了落实支持黔东南州政策措施。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截至6月底,我州共获得上级转移支付327亿元,较上年增加73亿元,同比增长28.76%;获得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10.14亿元(其中:州本级获得2.48亿元),资金额度在全省排名第一。
(二)聚焦重点难点,保障民生支出。一是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态势,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先后下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费0.99亿元,不断巩固疫情防控良好态势。二是全力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2022年“6.18”特大暴雨袭击我州从江、榕江县以后,我们及时拨付自然灾害救灾资金720万元,其中从江县443万元,榕江县194万元,其他县83万元。三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我们始终将“三保”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截至6月底各县(市)“三保”执行监测情况来看,全州“三保”方面支出为165.2亿元,“三保”支出是得到保障的。
(三)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升财政监督能力。一是稳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压实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主体责任和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隐性债务风险排查,摸清底数,逐笔逐项制定隐性债务化解措施。同时,全州未发生重大债务风险舆情事件,确保了债务风险“不出事”“不冒泡”,有力有效督促指导各县(市)和债务单位防住了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财政监督能力得到了新提升。上半年我们立足财政职能开展了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和两轮资金管理使用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限期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目前正在督促县(市)和涉及的州直部门尽快有效整改落实。
(四)稳住经济增长,狠抓惠企纾困政策落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全力稳住经济增长,一是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政策,上半年,已完成923家企业留抵退税27.93亿元,占50亿元的55.86%。获得省下达留抵退税资金4.57亿元,完成“六税两费”减免3,887.72万元。二是充分发挥国有融资担保作用,全州获省首批公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5家,已向省上报推荐第二批共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5家(含首批公示5家)。三是落实落细稳岗就业优惠政策。州级预算安排2,500万元奖励工业新增入库企业及主导产业培育。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房租减免政策,全州预计可减免房租3,631万元。四是全力筹措资金促进消费。为做好2022年“锦绣黔东南·惠民促消费”资金保障工作,全州积极筹措资金5,000万元,助力市场复苏。上半年已下达及归集分配给商务、文广部门专项资金4,530万元,资金下达进度76%。
五、2022年下半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上半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县(市)“三保”支出等重点民生领域刚性支出增长不断加快、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财政收支“紧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下半年,我们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全年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实现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财政收入。精准施策,努力挖潜清欠,力争税收收入在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在其他税种上能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清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合理开发特许经营权等有偿无形资产,加快土地、矿产资源挂牌出让步伐,切实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狠抓争资争项工作,围绕国发2号、支持打造“桥头堡”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着力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设立“桥头堡”专项基金。争取中央、省在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专项债资金、四化基金等方面继续向我州倾斜。
(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全州财政平稳运行。继续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切实履行“三保”保障的主体责任,坚持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并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患者救治、防疫物资等必要生活物资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为“三保”支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缩政府“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以有力有效的“三保”保障支撑经济大盘企稳回升。
(三)压实债务主体责任,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继续坚持从严从紧管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积极妥善处置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工作调度,会同发展改革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县(市)和州本级相关项目单位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债券资金支出,力争完成专项债券资金支出目标。
(四)落实落细财政支持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增长。一是进一步落实组合式税费政策。进一步加大与税务、人行等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实施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企业增加销售。督促州级部门、县市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降低成本。积极落实培育市场主体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做好审计整改和第三、四季度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巡查工作,配合州人大开展预算法和实施条例执法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