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属于州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及规范;拟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参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拟定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2.负责重特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牵头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指导协调州内各县(市、开发区、循环经济工业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全州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3.负责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对全州各县(市、开发区、循环经济工业区)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4.负责提出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专项资金安排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5.承担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责任。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对区域重大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规定权限审批开发建设区域、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实施监督检查。
6.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制定的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7.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拟定生态保护规划,组织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向州人民政府提出自然保护区的申报或审批建议,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矿山复垦、石漠化防治实施监督;协调指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8.负责辐射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拟定有关工作措施,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中的污染防治。
9.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预测预警,组织建设和管理州内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信息网络,建立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发布全州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
10.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组织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11.组织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的州内履约工作,组织、协调环境保护资金、技术引进和项目输入管理工作,协调处理涉外环境保护事宜。
12.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相关制度;承担环境保护新闻发布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宣传工作,推动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13.承办州人民政府和省环境保护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预算单位构成
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局机关内设2个室、5个科、下属7个事业单位。
序号 |
单位名称 |
单位性质 |
备注 |
1 |
州环保局本级 |
行政 |
正县级 |
2 |
州环境监察支队 |
参公事业 |
副县级 |
3 |
州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 |
财政全额补助事业 |
副县级 |
4 |
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
财政全额补助事业 |
副县级(独立核算) |
5 |
州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 |
财政全额补助事业 |
正科级 |
6 |
州环境信息中心 |
财政全额补助事业 |
正科级 |
7 |
州辐射环境监测站 |
财政全额补助事业 |
正科级 |
8 |
州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自收自支事业 |
正科级 |
(三)人员构成
1、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机关行政编制15名,工勤编制3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7名。
现实有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总工程师1名,调研员1名,副调研员2名,科级领导干部6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机关在职人员18名(其中:行政人员16名,工勤人员2名),退休人员5名,聘用人员3名。
(四)下属事业单位情况
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共有事业单位7个,分别为:州环境监察支队(副县级事业参公)、州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副县级)、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副县级)、州环境信息中心、州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州辐射环境监测站、州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1、州环境监察支队(事业参公单位)
(1)州环境监察支队(参公)编制20名(含工勤人员编制2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支队长1名(副县级),副支队长2名(正科级),内设机构4个(正、副科级领导职数6名):综合科、执法监察科(加挂环境监察稽查科)、排污费征收管理科。
现实有支队长1名,副支队长1名,综合科、执法监察科(环境监察稽查科)、排污费征收管理科正副科长共5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环境监察支队在职人员13名,退休人员1名,聘用人员2名(驾驶员)。
2、州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
(1)州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编制8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县级),副主任1名(正科级),内设机构2个(副科级):综合科、监察科。
现实有减排办主任1名,监察科科长1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在职人员5名。
3、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1)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40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站长1名(副县级),副站长2名(正科级),内设机构7个(副科级):综合科、技术科、质量管理控制科、监测科、化验科、生态管理科、自动管理与应急监测科。
现实有副站长1名(主持工作),综合科、技术科、质量管理控制科、监测科、化验科科长共5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职人员37名,退休人员10名,聘用人员15名。
4、州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
(1)州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事业编制3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主任1名(正科级)。现实有主任1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在职人员3名。
5、州环境信息中心
(1)州环境信息中心事业编制5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主任1名(正科级)。现实有副主任1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环境信息中心在职人员4名。
6、州辐射环境监测站
(1)州辐射环境监测站事业编制6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领导职数:站长1名(正科级),副站长1名(副科级)。现实有站长1名。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辐射环境监测站在职人员6名。
7、州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1)州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事业编制4名,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领导职数:主任1名(正科级),副主任1名(副科级)。现实有副主任1名(主持工作)。
(2)根据2013年12月工资统发数据,州环境评估中心在职人员3名,聘用人员2名(驾驶员)。
二、2013年决算收支概况
(一)2013年收入(含上年结转结余)总计9,296,480.06元,其中:
1、2013年本年收入7,470,821.00元,包括:
⑴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627,266.00元。
⑵其他收入843,555.00元。
2、上年结转和结余1,825,659.06元。
(二)2013年支出总计7,746,492.83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88,000.00元。
2、“节能环保”6,172,046.13元。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4,143,930.56元,主要用于开支财政负担的人员、公用经费、环境保护宣传等开支;污染防治2,028,115.57元,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总量减排等能力建设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899,446.70元,用于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住房改革支出。
4、“其他支出”587,000.00元。
(三)2013年年末结转和结余1,549,987.23元。
三、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3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507,979.03元,其中:基本支出4,882,422.99元,项目支出1,625,556.04元。
(一)“一般公共服务”88,000.00元。
(二)“节能环保”5,520,532.33元,其中
1、环境保护管理事务4,143,930.56元,包括行政运行3,982,976.29元,用于人员、工会、公用经费等支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60,954.27元,主要用于开展业务工作时支出的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印刷费、公车运行维护费等。
2、污染防治1,376,601.77元,主要是排污费安排的支出1,376,601.77元,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总量减排、信息化建设能力建设等环境保护专项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899,446.70元,用于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住房改革支出。
附件5、6、7:部门决算、“三公”经费支出信息公开样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