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答复

索引号 000014349/2021-3229676 信息分类 政协提案答复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0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0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16-06-23 15:24

黔东南府议复字〔2016〕10号

省住建厅:

陆再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天柱县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的建议》收悉。经我州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关于“将天柱县纳入黔东区域重点节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问题

一是纳入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是协调和部署我州城镇发展全局性和差异性的法定规划,是综合评价全州区域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和生态保护及城镇合理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以全州城镇集群的区域化发展为格局,明确提出天柱县是以镇远都市区为核心的州域东北次区域重要协调发展城市,是贵州省面向中部、中东部和长三角地区的前沿城镇,是黔中经济区与黔东经济区衔接和区域旅游组织中心,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节点。随着大交通环境影响,天柱县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依托沪昆、贵广和湘黔边界纵向高速通道优势,充分激发天柱县中心城镇发展活力,形成东部沿湘黔边界天柱-锦屏-黎洛城镇发展轴,带动州域城镇集群发展。同时,依托天柱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基础及区域资源优势,在次区域东部形成以发展现代制造业、承接外来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发展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通过规划构建的城镇空间格局,将以发展专业化特色产业型城镇为引领,着力将天柱城区打造成为区域主要城镇建设空间,突破区域行政区划限制和地形限制,分片区引导天柱城区城镇空间拓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城镇。

二是纳入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指导。《天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已经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明确天柱县的城镇职能是黔东湘西交界区域性物流商贸节点、教育中心、特色旅游目的地,以及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中国重要的钡化工生产、研发和交易中心。天柱县准确的城市定位,突出了有别于黔东区域城镇群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避免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黔东区域城镇发展的同质化竞争。规划在天柱县形成“一心两带多极”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中心城区是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的核心,并形成沿松桃—从江高速及202省道和沿清水江的东西两条南北向的县域城镇空间重点发展带;县域的城镇间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增长极、中心镇为次增长极,并通过一般镇带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因此,天柱县的发展定位是全州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黔东区域统筹发展的有力补充,是我州重点扶持的独立型中小城市。

三是纳入山水田园城市规划指导。为着力规划建设好山水田园天柱,黔东南州将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结合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天柱县县城总体规划评估,充分依据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多规融合,突出“黔东山水·田园天柱”理念,及时启动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科学规划布局,重点打造环金凤山“凤城+邦洞+蓝田+社学+渡马”、沿清水江“坌处+远口+白市+江东+瓮洞”、绕九龙山“高酿+石洞”三大区域特色新型城镇组群,加快规划建设竹林、地湖、注溪、坪地各具生态与民族特色的风情小镇,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推进县城中心城区、雷寨至社学片区同城化和凤城、邦洞一体化。坚持用地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明确发展边界,明晰产业布局,着力管控、释放、经营好城乡发展空间。

二、关于“支持天柱县规划建设‘百里画廊风光带’”的问题

按照天柱县县城总体规划要求,结合田园城市理念,规划充分利用县城的山水自然景观资源—鉴江、朗江滨河景观带和石柱山、观音洞、美女梳头等景观,并以城市干道为景观视廊串联县城内的自然与人工景观要素,结合县城外围山林绿地、田园风光,使天柱“天蓝、城绿、山青、水秀”,塑造“依山傍水”的山区滨水城市的独特风貌。其总体景观风貌由自然生态空间、城市格局、城市功能空间、城市节点空间等几类空间景观组成。同时,强化天柱山水相依的城市风貌,利用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形成视线通廊,并合理控制城市天际轮廓,实现城市与山、水等自然环境的融合;塑造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重点处理好滨水、广场、城市入口、公园等空间;控制建筑风格、建筑色彩,既要注重民族特色的体现,也应该具有现代城市的风采,打造具有高端品质的“百里画廊风光带”。目前,我州已编制完成《清水江库区旅游规划》,下步将按“多规融合理念”,把清水江“百里画廊风光带”纳入新一轮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等相关规划中进行规划建设。

三、关于“加大对建设用地报批审批力度,在用地指标上给与适当倾斜”的问题

为加快天柱县建设发展,建议省在建设用地指标上和报批审批力度上适当给予天柱县倾斜。一是进一步指导天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举证工作,合理规划建设项目落地;二是积极争取增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内优先发展产业目录的重大项目,切实认真组织尽快报批,以争取向省级追加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三是充分盘活存量土地,帮助天柱县加强土地置换,对一些超过规定时限、批而未用的项目集中进行清理,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对一些产出低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进行资源整合;四是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利用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灾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多方筹集资金,扎实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整理,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居民有效改善;五是鼓励和引导产业园区建设向山地、坡地发展,进行“梯田式”开发,对一些荒坡、荒地实施成块连片开发的,提高用地指标;六是支持个别工业项目多途径使用土地。对3至5年内能完成露天开采并复垦的矿山用地,可办理临时用地或采用租赁等方式供地,节约集约用地。

四、关于“将天柱工业园区纳入省级园区”的问题

为加快推进天柱工业园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黔东南州于2012年12月底完成了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程序,并报请省人民政府待批。2012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各类清理整改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外资〔2012〕4035号),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改活动。据此,天柱县工业园区及相关工业园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向上培育升级工作处于暂缓状态。自2013年以来,黔东南经多次对接争取,省级层面答复为“鉴于国家对开发区清理整改活动尚未结束,开发区的申报工作暂缓进行,待国家清理整改活动结束后,首先考虑并支持天柱县工业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在更高层面推动天柱县工业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今年4月14日,黔东南州政府副州长陈应勇带队赴省商务厅就该项工作进行了对接,省商务厅明确答复“待国家政策开口,将积极推动省人民政府批复天柱县工业园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下一步,我州将积极主动保持与省直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天柱工业园区早日纳入省级园区。

五、关于“支持天柱县建设家祠文化博物馆、百家姓家祠客栈,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与支持”的问题

黔东南州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29处。其中,天柱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三门塘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九龙山咸同起义遗址、王天培故居),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9处。2013年,天柱县博物馆建成落地。“十二五”期间,全州各类文物保护实施项目明显增加,项目累计达118个,获得中央、省各类文物保护资金总计达2.1696亿元,是我州历史上文物事业经费投入最多的时期。其中,累计投入122万元对天柱乐氏宗祠、九龙遗址、三门塘古建筑刘氏宗祠、王天培故居实施保护性维修。“十三五”期间,新申请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三门塘古建筑群保护利用项目,拟投入资金5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申报至国家发改委,正等待最终核准。天柱县建设家祠文化博物馆、百家姓家祠客栈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我州将进一步积极帮助指导建设。同时,建议省直有关部门在政策及项目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六、关于“协调省农发行,进一步加大对天柱县棚户区改造资金融资规模支持力度,并早日审批贷款项目”的问题

黔东南州城市棚户区改造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累计获得上级下达任务75961户,获取中央、省补助资金152423万元,其中天柱县实施任务数为6060户,占比7.98%,获取中央、省补助资金9782万元,占比6.4%。2016年,天柱县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为1460户,目前已完成棚户区征收补偿方案制定并进入项目启动阶段。2016年,天柱县预计获得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补助资金4650万元。根据省农发行、省住建厅《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加大棚户区改造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的通知》(黔农发银发〔2015)217号)文件精神,我州将积极帮助指导天柱县做好相关项目申报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的对接,共同推动天柱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

                            2016年5月19日

(联系人:周海林,联系电话:0855-8221289)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

...

本智能问答助手服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提供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