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旅游服务 >> 旅游动态

网络中国节·元宵|黔东南各地开展丰富活动庆祝元宵佳节

发布时间: 2025-02-13 10:12

瑞蛇迎春闹元宵气洋洋庆团圆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黔东南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庆祝这个寓意团圆美好的传统节日。

锦屏县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锦屏隆里“村晚遇元宵・来隆里玩花脸龙”活动在锦屏县隆里古城精彩上演,这座承载着600多年历史底蕴的古城,瞬间被热闹氛围点燃,全县各民族同胞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于此,一同欢庆元宵佳节,共享欢乐时光。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锦屏县人民政府承办。活动通过国家文化云、央视频、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贵州日报、动静贵州、多彩贵州网、贵州民族报等媒体平台全程直播,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屏幕沉浸式感受隆里“村晚”的独特魅力。

活动分村晚遇元宵·游龙戏古城、村晚遇元宵·新春闹盛会、村晚遇元宵·隆里趣味多、村晚遇元宵·篝火耀古城四个篇章。

活动在盛大而庄重的祭龙仪式中拉开序幕。激昂的鼓点阵阵敲响,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巨龙。在龙珠的引领下,色彩斑斓的彩龙灵动飞舞,或如蛟龙出海般翻腾,或似大鹏展翅般飞跃,时而盘卷如盘蛇,时而穿插如穿梭,金龙摆尾、龙身弯绕、龙头昂扬等各种舞龙造型将现场气氛点燃。随后,舞龙、婚俗、汉服等20余支队伍从东门广场浩浩荡荡出发,开展巡游之旅。他们一路经过东门平水桥、状元祠、状元桥等古城标志性景点,让游客全方位领略隆里古城的历史韵味。在巡游过程中,腻粑龙与游客亲密互动,俏皮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兴奋不已,直呼过瘾。

紧接着的“村晚遇元宵・新春闹盛会”,将舞台变成了百姓生活的展示窗口。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接连上演,把锦屏各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美好生活搬上舞台,让台下观众感同身受。其中,民俗节目《龙狮闹元宵》和舞蹈《花脸戏龙》,将隆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原汁原味地呈现,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情景舞蹈《婚俗》+《添丁・酿》以大胆的艺术表达,传递出少数民族同胞添丁佳酿时的幸福与喜悦;羽毛球操《锦羽飞舞》,则生动展现了锦屏羽毛球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传奇历程。参与表演的运动员们来自不同民族,他们用活力与激情,诠释着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也寓意着各民族携手奋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数万余名群众前来观看,大家翘首驻足、竖耳注目,纷纷掏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分享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省内外“网红”和摄影家也慕名而来,争相通过镜头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

当夜幕降临,“村晚遇元宵·篝火耀古城”将整个活动推向最高潮。当地各民族群众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手牵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欢快地跳起舞蹈。与此同时,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古城,将古城的夜空装点得如梦如幻,宛如童话世界。

此次“村晚”与元宵的浪漫邂逅,不只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更是锦屏县各民族团结一心、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它让古老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让各民族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让更多人了解到隆里古城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独特魅力。

镇远县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镇远县第十八届迎新春舞龙舞狮大赛在文化园广场隆重举行,众多市民游客齐聚一堂欢乐闹元宵。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祥龙飞舞,雄狮跃动。六支狮子队伍、四支女子舞龙队、十支男子舞龙队相继登台亮相。随着锣鼓声响起,舞龙舞狮队员个个精神抖擞、步伐矫健。他们踩着激昂的鼓点,迎合着现场阵阵欢呼,把镇远舞龙舞狮这一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金黄的狮子随着队员轻灵舞动,时而憨厚可爱,时而霸气外露,动作千姿百态,形象传神;一条条金龙气宇轩昂,伴随着铿锵的锣鼓,上下翻腾,栩栩如生。龙掉头、滚龙抢珠、龙翻身轮番上阵赢得场下观众阵阵掌声。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加快,舞龙队员也是激情高昂,将整个舞龙活动推向高潮。

舞龙舞狮作为镇远传统非遗表演,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男女老少齐上阵,精彩轮番上演。今年尤为特别的是,赛场上出现了很多可爱的“狮宝宝”“小龙人”“小鼓手”。他们灵活的小身子迸发出大大的力量,把舞龙舞狮表演得活灵活现。

据了解,镇远县舞龙舞狮活动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注重技巧和故事性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充分地展示了镇远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

麻江县

在麻江县市民广场,首届农事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布置了各种游乐设施、特色美食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麻江田园风光的魅力,激发了市场活力,还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档次。麻江酸汤灌装、蓝莓接力、徒手剥红蒜等特色活动,激发游客和市民的运动热情,成为麻江县文旅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据悉,麻江县农事运动会将持续至正月二十,七人制足球、篮球、捉猪、捉鸡、捉鸭、山歌、广场舞、兰花展等活动轮番上演,热闹非凡。

台江县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台江县城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祥龙齐聚民族团结广场,共庆元宵佳节。舞龙者身穿节日盛装,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拉开了“龙与嘘花”狂欢的序幕。

非遗祥龙齐聚台江县民族团结广场(邰光政 摄)

台江苗族舞龙嘘花一直传承和延续古规仪式,每年百龙游演开始前需举行起龙仪式,驱邪纳吉,寄寓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出龙游演还需要举行开光仪式,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国泰民安。

非遗祥龙齐聚台江姊妹广场(龙军 摄)

非遗祥龙在台江县苗疆大道进行展演(张家精摄)

仪式完毕后,百余条长龙沿着县城主干道进行舞龙非遗展演,各路龙灯齐聚台江姊妹广场参加台江县2025年“苗族舞龙嘘花”非遗大典活动。

“舞龙嘘花”非遗展演(龙军 摄)

“筑梦苗乡·燃情台江”祥龙点火仪式、佛山“醒狮”表演、“祥龙竞技”和“花筒王”争霸赛等轮番上演,烟花、嘘花与祥龙交相辉映,场面热闹非凡美轮美奂。舞龙者在嘘花中舞动祥龙浴火涅槃,被誉为“勇敢者的狂欢”。

“舞龙嘘花”非遗大典舞狮表演(龙军 摄)

“舞龙嘘花”非遗大典(龙军 摄)

据了解,台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元宵节期间,当地舞龙和嘘花习俗已保持有几百年历史。2021年,台江县舞龙嘘花已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台江县的苗族同胞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元宵佳节,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舞龙嘘花”非遗大典(龙军 摄)

“舞龙嘘花”非遗大典(邰光政 摄)

三穗县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以“龙腾盛世·瑞蛇迎春”为主题的三穗县2025年舞龙舞狮展演活动在将军广场盛大开幕,30余支舞龙舞狮队伍及文艺队欢聚一堂,同台竞技,相互交流,共享舞龙舞狮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活动期间,各展演队伍在城区进行了巡游展演。随后,在将军广场进行舞龙舞狮竞展。首先登场的是威风凛凛的舞狮表演,只见色彩斑斓的狮子在引狮员的引导下,时而威武雄壮,时而憨态可掬,时而腾挪跳跃,时而翻滚嬉戏,将狮子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紧随其后的是舞龙展演,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欢乐的嬉笑声,一条条祥龙在舞龙队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首尾相接,时而交错盘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同时,文艺队带来了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展演,充满乡土气息,为观众送上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市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表演。参与活动的队员们也热情高涨,活力满满,让元宵佳节更有意义。

龙腾盛世千家喜,狮舞神州万户春。三穗县2025年舞龙舞狮展演活动不仅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更彰显了三穗人民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剑河县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剑河县迎来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元宵民俗大巡游活动,数十支来自城区各社区及周边村寨的舞龙队、花灯队齐聚县阳光广场,为广大群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表演。

活动现场,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巨龙在锣鼓声中腾跃翻飞,龙身随着舞龙队员的节奏起伏摆动,龙头上镶嵌的彩灯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龙眼炯炯有神,龙须随风飘扬,气势非凡。

广场中央,光火绚丽,鼓点激越,随着“嘘花筒”火花四射,舞动的龙犹如在银花火海中自由穿行,舞龙者“雄起!雄起!”的口号将现场氛围燃爆,赢得观众叫好连连,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瞬间。

随后,巡游队伍沿着街道行进,舞龙开道,每个队伍都各有特色,扇子舞、腰鼓队活力满满,孙悟空、猪八戒、唐伯虎、媒婆、蚌精……角色扮演趣味十足,沿途群众喝彩不断,锣鼓声与欢笑声交织,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据悉,除了舞龙和花灯游行,接下来两天,剑河县还将举行游船歌舞秀、音乐烟花秀、音乐喷泉秀等庆元宵系列活动。

岑巩县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岑巩县2025年“传承思州文化 欢度新春佳节”花灯评比活动在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9支花灯队伍同台竞技,以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融合的表演形式,为市民献上一场非遗盛宴,吸引近千名群众现场观看。

评选现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手工灯笼令人目不暇接,有传统的竹编、纸糊,也有现代材料创新之作,每支队伍装扮喜庆,以独特的舞姿、曲调和自制乐器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沉浸式的花灯表演展现出了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他们喜迎蛇年新春的真挚情感。

思州花灯(民间俗称“玩茶灯”),是古思州农村较为普遍和盛行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岑巩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的民间习俗,同时也是一种民间艺术。一般在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进行。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打金钱棍,打金钱棍分为金钱棍舞和金钱棍曲,由两人相互配合而成,有唱有跳有舞,动作多样,曲调优美。这一娱乐活动从宋朝开始兴起,后经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并创新,传承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元宵花灯不仅点亮了节日的夜空,更照亮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本次活动,岑巩县以花灯为媒,将非遗保护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市民营造了“月圆人圆文化圆”的节日氛围,也为县域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