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旅游服务 >> 景点介绍

原来香炉山的是这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5-02-27 15:23

在探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有一座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便是香炉山。

香炉山的形成,是自然力量与时间长河共同雕琢的杰作,其名字的由来更是蕴含了一段传奇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香炉山神秘的面纱,探究它是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下,形成了如今这般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一、香炉山地层结构

由上(新)到下(老),香炉山地层结构依次是:

泥盆系尧梭组(D₃y)灰色厚层至巨厚层细晶-微晶白云岩、含泥质白云岩,即香炉山第三级陡崖区。厚50 m左右,最厚达70 m。与下伏望城坡组呈整合接触。

泥盆系望城坡组(Dw) 深灰色厚层块状泥晶灰岩、生物屑灰岩,即香炉山第二级陡崖区。厚30余m。与下伏鸡窝寨组呈整合接触。

泥盆系鸡窝寨组(D₂j)深灰色厚层块状泥晶-细晶灰岩,即香炉山底部第一级陡崖区。厚20余m,最厚达30m。与下伏志留系秀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沉积于3.83亿年前。

志留系秀山组(S₁xsh) 杂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薄层灰岩或灰岩透镜体,形成香炉山的底座。沉积于4. 35亿年前。

二、贵州多山的历史

10亿年前至2亿年前,整个贵州大地,长达8亿年基本处于海洋环境。

直至2亿年前,贵州全面抬升成陆,又数度经历剧烈构造运动,2千万年前,开始逐渐平稳形成接近平原的状态,即“准平原”状态。

2千万年前到2百万年前,随着印度洋板块持续、强烈地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挤压,青藏高原强烈隆升,云贵地区受其影响,也向上抬升,本已接近平原的贵州上升为呈现出多级平台状、西北高、东南低的高原地形,塑造出了贵州地形的“毛坯”。

2百万年前以来,在风化、侵蚀、流水搬运、重力等各种地质作用和大气降水的综合作用下,犹如一把锐利的刻刀,沿着断裂、节理等构造软弱地带,经历无数次“精雕细凿”,才形成了如今贵州峡谷纵横交错、山峦起伏延绵的山地地貌“成品”。

三、香炉山形成简述

香炉山的形成,是地壳洋、陆演变铁的见证,经历了“海枯”(4亿年前到2亿年前),经历了“石烂”(200万年前至今),历时4亿年,最终铸就如今“壁立万仞”的香炉。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