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建”字,铸造骨干队伍。依据《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按照队站等级配备相应人数的政府专职消防员。队员的招录工作由各乡镇(街道)根据辖区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从严控制、分步实施、保障需要的原则进行编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招录,报送县消防救援机构备案,录入“专职队伍管理系统”。推荐1名专职队长参与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2021 年第一批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培训,1名专职队长参与2021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第二期指挥员暨作战安全管控培训班,提升专职队骨干业务能力。
突出“用”字,加强火灾防控。各乡镇政府专职队员定期开展消防夜查活动,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全县共发动专职队员3237人次,进入村寨3125个,入户22626户,夜查覆盖108419人,发现隐患4013人,督促整改隐患4013处。同时组织群众开展各类经常性消防安全演练300余次,排查小型生产经营场所1909家,累计排查火灾隐患115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156处,充分发挥乡镇专职队“一专多能”效能。
抓牢“管”字,深化队伍建设。探索政府专职消防员管理教育新模式,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和“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秩序,不断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针对15个乡镇(街道)专职消防人员数量众多、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分布较广且分散、日常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建立“线上”交流沟通平台1个,开展“线下”谈心谈话、交流座谈等活动12场次。通过采购15台应急值守平台对专职队开展日常拉练调度, 2021年共计拉动15支专职队1300余次。
强化“练”字,提升实战效能。紧扣政府专职消防队工作实际和人员结构,通过分5期组织93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到县消防救援大队跟班轮训,采取科学分配体能训练模式、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专业培训17场次,开展应急演练20余次,专职队员轮训覆盖率达100%。依托应急专项经费,为乡镇采购一批消防应急物资器材,采购80台套消防机动泵、16架15米金属拉梯、17台应急发电机、一批个人防护装备、灭火救援装备等30类应急救援物资,总价值约149万元。
坚持“爱”字,做好关怀保障。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按照《贵州省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职业保障机制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抓实抓强职业保障,将专职队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投入资金150余万元,逐步落实新工资标准,力争将工资待遇提升至4455元,切实增强乡镇专职队伍的获得感。同时,充分利用春节、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专职队员4次,开展专职能力“赛比评”专项活动2场次,表彰2个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