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从江县多管齐下 护航水上交通安全

发布时间: 2021-10-13 09:11


从江县地处月亮山区,现有通航水域里程累计266公里,涉水乡镇11个共50个行政村;码头3座,渡口5道,各类船舶1046艘(其中:客运船舶4艘、渡口船舶4艘、自用船舶934艘、渔业船舶104艘),水域点多、线长、面广是我县水上交通的主要特点。有些渡口上下6公里范围内无大桥,渡船是学生上学、农业生产和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加上水上交通基础薄弱,日常安全监管压力较大。为破解水上交通安全难题,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从江县多管齐下,全力护航水上交通安全。

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一是压紧压实企业(船主)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船主)加大安全投入,配齐船上救生、消防、信号、助航等设备设施;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坚决按照“六不准”原则进行安全渡运,向过渡群众宣传水上安全相关知识和水上逃生技能,做好船舶维护,及时掌握本船舶安全适航状况,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及时排除隐患,保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二是压紧压实村级“属地管理”责任。明确护河员做好辖区渡口日常巡查;落实2名渡口管理专门人员,监督渡口经营行为,维护上下船秩序;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渠道常态化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及时传递天气信息,对天气条件不适合通航的要及时管控通知船员停航;洪水期、重大节假日或者大型聚集性活动等渡运繁忙时间,增派人员到渡口执勤维护渡运秩序。三是压紧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督促涉水乡镇全面摸排辖区客运、自用船舶数量,建立台账,摸清底数;明确每个渡口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负责包保、1名包村干部和1名村干部值守的责任包保;与涉水村、村与船主船员、村与农户层层签订水上安全责任书,确保签订率达100%;落实并张贴“船舶安全管理公示牌”,公布船舶安全管理人员和违法违章举报电话,严防船舶超载和冒险航行等违法违章行为发生。四是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及时完善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渡口安全管理制度、县乡村三级安全包保责任制度等;建立健全涉水乡镇船舶安全责任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督促乡镇做好自用船舶登记、检仗、发证并挂牌航行和作业。五是压紧压实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监管职责。定期督促调度行业主管部门及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县安全生产13个综合督查组深入实地开展暗访督查,层层倒逼各方认真履职尽责。

各级联动护航,筑牢水上交通安全网。渡船是涉水村寨老百姓农业生产生活特别是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工具。为确保涉水群众安全出行,从江县推行水上交通安全护航行动,特别是针对学生乘船安全问题形成联动机制。即:由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科技局、乡镇人民政府联动,规定学生上下学乘船的时间段,学生自村里到上下船码头的接送工作由所在的村两委和学生家长代表负责,学生从学校至上下船舶码头的接送工作由乡镇派出所和学校派员负责,船舶航行途中由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巡航船艇全程护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船舶驾驶员负责做好每一航次的学生乘船实名制登记,严防船舶超载和冒险航行。同时,视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渡运。即:正常天气日,按照护航联动机制进行接送;如遇刮风、下雨、洪水等极端天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将视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县应急值守中心及时调度行业主管部门、涉水乡镇、沿河村寨做好安全防范应对;确有必要的情况下渡船一律停渡,学校做好延时服务准备,学生一律留宿学校或寄宿亲戚家。2021年来,村两委和学生家长代表接送59次,乡镇派出所和学校派员59次,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巡航船艇全程护送59次。

强化宣传教育,夯实水上交通安全源头管控。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坚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日常性安全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当地戏师、歌师将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农村消防、防灾减灾等内容编成苗歌侗戏,以线下巡回宣传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巡回宣传展演。同时,将宣传内容编译成苗语、侗语、瑶语、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通过“村村通广播”线上广泛开展宣传。二是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抓手,大力组织水上交通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印发宣传手册、小物件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大力提升宣传深度广度。三是家校联合,推行安全宣传小手牵大手活动。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安全课堂、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等,强化对广大师生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学生向家长作宣传,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自觉。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切实提高全民水上交通安全素质,从源头杜绝水上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严防水上交通事故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

...

本智能问答助手服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提供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