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天柱县公安局针对辖区农村道路实际情况,健全“五项机制”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农村道路安全畅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健全事故预防机制。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协调解决村村通客运班线车辆问题,让广大农村群众有安全方便的车辆出行。同时,加强生命防护工程和通村通组公路标志标牌建设,在临崖、临坎、临水等重大安全隐患路段建设波形防护撞拦,在上(下)坡、急弯、窄路等危险路段和学校门口增设警示提示标志和安装减速带,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对存在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易发的路段,协调公路、交通等部门,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及时予以整改,最大限度地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杜绝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发生。
二是健全路面勤务机制。一是根据季节、天气和赶场日、农村民俗节日、上下班及上学放学交通流量高峰期等特点调整勤务机制,将警力最大限度地向路面倾斜,实行错时工作制度,将有限警力用于交通流量高峰时期和严重违法高发路段,并通过执法服务站、流动执勤点、巡逻警车等多种管控方式,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管控格局,进一步增强执勤巡逻力度和密度。二是积极推动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努力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同时,联合交通、公路等相关职能部门,持续推动“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力度。
三是健全违法查处机制。一是突出重点时段管控。针对赶集日、上学放学时段、民间活动等重点时段,在公路交叉路口、村庄和农村集市及通往农村中小学的路线等重点路段设置临时执勤卡点,开展统一行动,严查超员、货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二是充分发挥“两站两员”的宣传劝导作用,积极开展“大劝导”活动,劝导纠正农村地区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把出村口、出镇口,严防面包车、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出村上路,力保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截至目前,无重特大农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健全农村宣传机制。一是按照“按照查处一起、宣传一起”的方式,切实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整个交通违法查纠过程,对每起交通违法行为先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在开展道路交通法律知识“六进”工作的同时,在重点车辆驾驶人每月满分学习、重点违法12分学习和跟场管理中,要结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三是利用广播电视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传统和现代媒体手段广泛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曝光重点违法车辆和驾驶人。四是利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各单位均派驻有第一书记和网格员进入千家万户的开展扶贫工作的有利契机,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等安全生产知识,让广大群众懂得不安全文明驾驶的严重后果,防止因重大交通事故而使脱贫群众重新返贫的悲剧发生。五是坚决落实“逢场必赶”、“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宣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提醒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规、文明驾驶。今年来,共发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0000余人。
五是健全安全考评机制。一是制定交通安全考评内容和细则,从严从细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考评工作,每季度组织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安全检查。二是成立的县“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不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开展道路安全工作检查督导,对工作重视不够、检查督查不力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使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为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