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油茶产业、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三大领域,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黔东南州将油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与改造低产低效林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24年,全州完成油茶基地建设28.93万亩,其中扩大种植14.01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4.92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目前,全州油茶累计种植面积达182.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32.82亿元,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如:天柱县积极探索“加工企业+金融+基地”模式,整合三方资源,成功打造欧标茶油产品,并于2024年实现茶油出口东南亚两个国家,完成交易额251万美元。该模式入选2024年度贵州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此外,岑巩县按照“建成一亩油茶林就发展一亩林下经济”的思路,探索“油茶+林下经济”模式,实现“以基地养基地、以产业养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林下经济提质增效。黔东南州以林下经济为抓手,推动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累计达749.34万亩,占年度省级目标任务的100.85%;全产业链产值达190.67亿元,占年度省级目标任务的127.11%,两项指标均为全省第一。全州林下经济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家禽养殖和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累计种植中药材90.42万亩,林菌种植0.64万亩,林禽出栏1340万羽,林蜂养殖26.17万箱。黎平县围绕森林保育、产业聚集、技术集成等方面开展申报,与赤水市、荔波县共同被认定为“第一批贵州省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试点县”。
三是森林康养产业稳步发展。黔东南州充分发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产业。2024年,麻江、雷山、台江、榕江4个县成功获批省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称号,并被列入2025年省级森林康养补助资金项目库重点支持县。同时,省级森林康养补助项目“凯里市双拥文化广场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全州已打造森林康养基地13个,其中包含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个、国家林业行业级森林康养基地5个。
黔东南州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服务,林业产业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黔东南州将继续深化林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林业产业与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