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2-1063118 | 信息分类 | 统计公报 |
文号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黔东南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综 合
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州生产总值[2]1255.03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6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74.56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719.81亿元,增长4.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1.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7%、15.8%和54.6%。全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3464元,增长5.3%。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374.04万人。年末全州户籍人口489.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
表1 2021年年末户籍人口及其构成
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1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757人,困难人员再就业74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7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79%。
二、农 业
全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2.9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全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59 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63.98亿元,增长8.9 %;林业总产值74.96 亿元,增长6.5%;畜牧业总产值85.32亿元,增长10.6%;渔业总产值11.25亿元,增长14.8%。
表2 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州粮食种植面积407.80万亩,比上年增加5.77万亩,增长1.4%;油菜籽种植面积69.15万亩,增长9.4%;烤烟种植面积14.17万亩,下降3.8%;中草药材种植面积71.44万亩,增长6.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47.12万亩,增长1.7%;年末茶园面积46.00万亩,增长0.5%;年末果园面积100.00万亩,增长7.5%。
全年全州粮食总产量133.73万吨,比上年增加6.56万吨,增长5.2%。
全年全州油菜籽产量7.19万吨,增长13.4%;油茶籽产量5.61万吨,增长1.3%;烤烟产量1.68万吨,增长1.0%;中药材产量30.71万吨,增长60.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61.47万吨,增长13.8%;茶叶产量2.02万吨,增长16.7%;水果(含果用瓜)产量87.23万吨,增长26.8%。
表3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全年全州猪牛羊禽肉产量17.37万吨,比上年增长9.8%。生猪出栏131.36万头,增长14.3%;牛出栏17.27万头,比上年下降6.6%;羊出栏20.99万只,增长1.9%。活家禽出栏1866.25万只,增长4.4%。禽蛋产量3.65万吨,增长16.6%。
表4 2021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发展情况
全年全州水产品产量6.43万吨,比上年增长15.4%。
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03.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3%。全州有大中型拖拉机1603台,小型拖拉机4843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5959台,总动力27.98万千瓦;农用水泵55311台;农用运输车1633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增长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4.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0.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3.9%,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0.1%;重工业增加值下降0.8%。
全州28个行业大类中23个实现正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3.6%;纺织业增加值增长127.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2%。
表5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8%,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31元,增长0.1%。
全年全州建筑业增加值116.33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08.94亿元,下降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81.96亿元,增长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4]比上年下降5.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1%;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5.8:17.7: 76.5。工业投资增长7.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1%。
表6 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全年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9%;办公楼投资下降81.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7.6%;其他投资增长9.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4.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5%。
表7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五、市场、消费、物价和对外经济
年末全州各类市场主体34.8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内资企业62906户,增长10.7%;外商投资企业255户,增长 4.9%;个体工商户276720户,增长5.3%;农民专业合作社8991户,比上年末下降1.4%。
表8 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及其构成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3.0%;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0%;住宿业零售额增长14.8%;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2.1%。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9%。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5.5%,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6.3%,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0%。
表9 2021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
据全州中心城市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3%。其中,消费品价格比上年持平,服务价格下降0.8%。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2.2%,衣着下降0.2%,居住下降2.8%,生活用品及服务比上年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4%。
表10 2021年全州中心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情况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68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9%。其中:出口7563万美元,进口12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563万美元,下降85.3%。新设立外资企业4家,合同外资金额1315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
年末全州公路总里程303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92公里,国道1450公里,省道2732公里,县道5122公里,乡道6817公里,村道13054公里。按照公路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192公里、一级公路237公里、二级公路1498公里、三级公路569公里、四级公路22888公里、等外公路398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0.1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制村通油路(硬化路)率达100%,全州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100%。年末内河航道里程1267公里。
全州公路货物周转量52.4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2.4%;旅客周转量11.20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70.0%;水路货物周转量11.6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0.4%;旅客周转量1024.8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3.7%。民航旅客吞吐量20.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8%。
全州机动车保有量91.20万辆,比上年增长4.6%。民用汽车保有量88.04万辆,增长4.4%。在民用汽车中,轿车保有量39.80万辆,增长3.3 %。
全州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累计完成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34亿元,增长 17.0%。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16.52万件,增长45.0%;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2亿元,增长31.3 %。
全州电信业务总量[6]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电信业务收入28.92亿元,增长0.7 %。电话用户464.80万户,增长2.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5.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49.62万户。3G移动电话用户1.78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77.9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1.58万户,增长17.7%。移动电话普及率126.58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税收入1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1%。财政总收入114.27亿元,增长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76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92亿元,比上年下降0.8%。
表11 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年末全州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12.21亿元,增长10.6%;各项贷款余额1773.46亿元,增长10.9%。
表12 2021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4.21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89亿元,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5.33亿元。全年赔付支出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11.18亿元,寿险公司赔付支出2.10亿元。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37425元,比上年增长8.4%。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元,增长10.9%。
表13 2021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及其增长速度
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179元,比上年增长2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45元,增长10.4%。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1.62万人,增加3.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16万人,增加0.91万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31万人,增加3.0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64万人,增加0.66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3.86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14万人,减少0.0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2.72万人,增加2.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2.34万人,减少0.2万人。
年末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0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75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24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331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9.86亿元。
九、文化和旅游
年末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29个(其中,陈列馆4个,纪念馆4个),表演团体18个。年末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08.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90%,广播综合覆盖率97.22%。
凯里学院全年出版期刊3份,其中:期刊2份,《凯里学院学报》6期和《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6期;报纸1份,《凯里学院校报》10期。
全年旅游总人数815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8%。旅游总收入843.12亿元,增长68.6%。
年末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5个。年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5个。
表14 2021年主要旅游指标完成情况
全州有风景名胜区10个,总面积22.7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面积12.49万公顷;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面积10.23万公顷。
十、教育、科技和体育
年末全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2490人,在校学生10921人,毕业生3165人;高等专科学校2所,招生9855人,在校学生24603人,毕业生692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所,招生28398人,在校学生38151人(其中:非全日制在校学生4253人),毕(结)业生12484人。普通高中45所,招生35811人,在校学生101219人,毕业生33119人。初级中学15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在校学生183106人。小学659所,教学点567个,在校学生398870人。幼儿园1541所(其中:民办529所),在园幼儿168744人。全州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17273人,本科及以上上线率50.97%,录取专科学生17684人,中职单报高职录取专科学生6169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 %,免除教科书覆盖率达到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65 %。
全年向上争取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5项,比上年下降36.8%;资金5096万元,比上年增长7.1%。立项实施州级科技计划项目53项,立项资金34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52家,增长4 .0%;56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技术合同登记完成407项,增长18.3%,合同交易金额达 15.03亿元,增长3.3%;指导企业申报科技创新13项,申领资金522.25万元,增长11.9%;全社会R&D经费投入[8]3.58亿元,增长2.6 %。
年末全州县级室内体育馆8个,县级公共露天体育场9个,游泳馆6个,体育公园14个。
全州二级以上运动员915人(其中2021年全州新增二级以上运动员22人),在省级以上年度冠军赛、锦标赛上获得金牌 53枚、银牌37枚、铜牌52枚。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州拥有卫生机构3919个。其中,医院118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3个, 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7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40个,门诊部5个,村卫生室3065个,采供血机构3个,其他卫生机构13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28470张,卫生技术人员30318人。其中,执业医师 7339人,执业助理医师2347人,注册护士13196人,药师(士) 1192人,技师2366人,卫生监督员256人,其他3622人。
年末全州社区服务机构设施278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49个,社区服务站2640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8所,有床位6043张,入住人数1799人。全州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28.91万人次,补助金额1.69亿元。接受社会捐赠金额225.83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
年末全州有自然保护区(点)19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75万公顷。全年营造林面积3.5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0.17万公顷,退化林修复面积0.13万公顷、改培面积0.05万公顷,中幼林抚育面积2.02万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9.73平方公里。完成凯里、黄平、施秉3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 37平方公里。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1.01%。实施中央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项目1个,涉及6个乡镇11个行政村;实施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试点村项目1个。
年末全州县级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52个,实有人数 436人。其中,环境监测站17个,环境监测人员185人;监察机构17个,监察人员142人。全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9.3%。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52起,比上年下降43.5%;死亡人数44人,下降35.3%。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数7起,下降12.5%,死亡人数7人,下降63.2%;道路交通事故数37起,下降 53.2%,死亡人数30人,下降33.3 %。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2017-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行业增加值数据已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进行修订;2019-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行业增加值数据为最终核实数。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6]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8]受反馈时间限制,该指标数据错年公布,本公报中公布数据为2020年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机动车保有量、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州公安局;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技师(士)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局;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州医保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粮食、畜牧业、物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黔东南调查队;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营造林面积数据来自州林业局;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数据来自州水务局;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据来自州农业农村局;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州商务局;公路总里程、公路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数据来自州交通局;民航吞吐量、石漠化治理面积数据来自州发改委;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收入等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官网;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数据来自州住建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黔东南州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黔东南银保监分局;最低生活保障、社区服务机构设施、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数据来自州民政局;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旅游、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表演团体、电视转播发射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电视综合覆盖率、广播综合覆盖率、二级以上体育运动员、奖牌、体育场馆设施数据来自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出版《凯里学院学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凯里学院校报》数据来自凯里学院。环境保护系统机构、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