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凯里经济开发区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及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三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黔文发〔2009〕46号)安排,经州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严格评审,州人民政府同意将“侗族北部方言山歌 ”等44项新增项目、19项扩展项目列为我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将代表作名录及项目所在地予以公布。
各县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制定保护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为繁荣和加快我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附件:黔东南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九年八月十四日
附件:
黔东南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代表作名录 项目所在地
一、新增项目(44项)
(一)民间文学(6项)
1.侗族北部方言山歌 三穗县、锦屏县、天柱县
2.镇远孝歌 镇远县
3.苗族十二路酒歌 施秉县
4.三穗苗族情歌 三穗县
5.《吉金列美》 黎平县
6.《丁朗龙女》 榕江县
(二)传统音乐(7项)
1.苗族芦笙词 丹寨县
2.革家芦笙曲 黄平县
3.嘎耶(踩堂歌) 黎平县
4.苗笛 从江县
5.侗族牛腿琴歌 从江县
6.侗族芦笙曲 从江县
7.苗族酒礼歌 雷山县
(三)传统舞蹈(3项)
1.侗族踩歌堂 从江县
2.瑶族长鼓舞 从江县
3.革家踩亲舞 黄平县
(四)传统戏剧(2项)
1.青溪花灯 镇远县
2.《金汉列美》 从江县
(五)曲艺(1项)
君琵琶 黎平县
(六)传统美术(1项)
革家蜡染 黄平县
(七)传统技艺(5项)
1.平秋侗族盘轴滚边绣 锦屏县
2.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 凯里市、麻江县
3.天柱宗祠浮雕彩绘技艺 天柱县
4.卡拉苗族鸟笼制作技艺 丹寨县
5.洞藏青酒酿造工艺 镇远县
(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龙山苗拳 麻江县
(九)传统医药(1项)
侗族接骨药 从江县
(十)民俗(17项)
1.瑶族婚俗 麻江县
2.侗族“稻田养鱼”习俗 天柱县
3.侗族“林粮间作”习俗 天柱县
4.苗族芦笙送葬习俗 丹寨县
5.苗族忌锅灶婚俗 丹寨县
6.端阳龙舟节 镇远县
7.施秉玩水龙 施秉县
8.苗族斗牛 凯里市、施秉县
9.苗族舞龙嘘花习俗 台江县
10.苗族祭桥节 三穗寨头、台江县、黄平县
11.侗族喊天习俗 黎平县
12.侗族六洞芦笙会 黎平县
13.苗族“栽岩”习俗 榕江县
14.苗族“卧堆”习俗 榕江县
15.侗族“鼓楼议事” 从江县
16.侗族鼓楼抢鸡习俗 从江县
17.侗族“记间”节 榕江县
二、扩展项目(19项)
(一)民间文学(3项)
1.苗族刻道 黄平县
2.《珠郎娘美》 黎平县
3.苗族古歌 凯里市
(二)传统音乐(2项)
1.侗族六洞琵琶歌 从江县
2.革东苗族飞歌 剑河县
(三)传统舞蹈(1项)
摆王苗族木鼓舞 榕江县
(四)传统戏剧(1项)
侗戏 榕江县、从江县
(五)传统美术(1项)
苗族剪纸 台江县
(六)传统技艺(6项)
1.苗族织锦技艺 凯里市、台江县
2.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凯里市、丹寨县
3.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剑河县、台江县
4.苗族刺绣 黄平县
5.苗族服饰 黄平县、从江县、凯里市
6.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榕江县
(七)民俗(5项)
1.侗族婚俗 黎平县、榕江县
2.社节 黎平县
3.侗族萨玛节 从江县
4.侗年 榕江县
5.苗族鼓藏节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