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扬社区:聚焦“三融三新”绘就搬迁群众新画卷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16:04:18   字体:

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扬社区:聚焦“三融三新”绘就搬迁群众新画卷

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扬社区以强化组织共融为抓手,全力推进搬迁群众开启“新梦想”。搭建五级管理体系,完善阵地服务功能,实现事务、教育、医疗三方面转变;通过感恩教育、移风易俗、自主创新,助力群众争做文明“新市民”;依托“三支队伍”“三项就业”“四个谋划”,保障群众共享美好“新生活”,搬迁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强化组织共融筑就搬迁“新梦想”一是搭建一个“体系”。构建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长+联户长+党员中心户”五级管理体系,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同时,坚持“党建带群团建”工作思路,成立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组团式服务,推动党群互联共建共融。二是完善一个“阵地”。盘活安置地临街空房113间,建立农贸市场、餐饮店、快递驿站等,满足群众基本生活所需。同时,聚焦“一老一小”,打造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1+N”服务矩阵,完善运动设施、阅览室等服务功能,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三是实现三个“转变”。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大厅1个,设置5个便民服务窗口,实行坐班服务,推进社区各项事务从“分散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建立“学校+社区”教育服务沟通机制,落实1526名中小学生全部就近就学,实现教育教学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建立“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制,落实医生签约服务、住院“一站式”服务,实现看病就医从“我要健康向享受健康”转变。

坚持思想交融争做文明“新市民”一是感恩教育展新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阵地,以民俗节日为契机,深入推进道德宣传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活动10场1200人次、文化服务志愿活动48场800人次,评选表扬一批“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星级网格员”等典型6场次50人次,激励群众感恩奋进、增进情感联结。二是移风易俗树新风。持续推进“扛旗争星”“积分超市+”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星期三有约”“我为群众办实事”“周三大走访”等活动,整合志愿者、在职党员、网格员等资源,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2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0余条,倡导简办红白喜事2场次,为群众节省开支5万余元,城市“颜值”不断提升。三是自主创新换新貌。充分学习运用“泉管家”物业服务理念,持续深化“院坝协商”“社区协商”,搭建“矛盾纠纷调解室”等议事平台,整合社区休息凉亭、文化长廊等公共休闲空间,拓展议事协商“微阵地”,下好“议”“建”“宣”“疏”“评”“五字棋”,有效破解社区痛点难点问题。2024年以来,组织议事活动5场次,收集群众“微诉求”200余个,办理民生实事150余件,新增停车位300余个。

注重保障相融共享美好“新生活”一是“三支队伍”促安居。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建成“数智社区综合平台”1个,统筹“两委一队”、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形成共治“一盘棋”。选聘社区工作者10名,选优配强社区“两委”成员10名,培育后备力量13名,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二是“三项就业”促乐业。成立务工就业服务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就业培训、推荐、输送工作。按地域和领域,建立用工需求台账,采取先“订单式”培训后“集中式”输出模式,推行“红橙黄绿”就业预警监测机制,动态跟踪掌握搬迁群众就业状况。2024年,实现就业1044户2469人,“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达100%,有劳动力家庭就业率96.6%。三是“四个谋划”促发展。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围绕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的理念,持续发展洗涤、箱包、手工艺、假发等车间,拓展增收渠道,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目前,已吸纳5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约0.4~5万元,累计为513户移民群众分红22.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