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易搬社区“引入第三方+培育本土力量” 构建多元共治服务新格局
榕江县易搬社区“引入第三方+培育本土力量”
构建多元共治服务新格局
榕江县在易搬社区治理中,创新“引入专业力量+培育本土队伍+活化社区资源”三措联动机制,构建起“专业服务赋能、本土力量支撑、多元主体协同”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实现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生活,为易搬社区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一是引入第三方机构,激活社区治理“新引擎”。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激活社区治理,以成都经验为蓝本,采取“选优机制、规范合作、明确清单、精准服务”四步工作法,优先选择专业化、规范化的信托制服务机构,与成都高新区和众文化发展中心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包含3大类22项服务的年度协议。第三方机构采取“项目化运作+清单化管理”模式,年内计划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8场、孵化持证社工2名以上,实施“老人关爱”“青苗成长”等专项服务项目。成效显著,每周六和周日,经培训的志愿者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累计超200人次;依托“四点半课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课业辅导和兴趣拓展,覆盖儿童420余人;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培训完成3轮,培养20名“数字管家”,社区事件响应效率提升40%。
二是培育本土队伍,打造带不走的社区服务“主力军”。以“输血”与“造血”结合,通过三重路径培育本土志愿力量。政策激励上,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开发20个公益性岗位,专项招录14名平均年龄27岁的“95后”高校毕业生,为社区治理注入“新鲜血液”。系统培训中,第三方机构定制“理论学习+实践实训+考证冲刺”体系,每月2次专业课程、每季度先进社区研学,预计今年2名志愿者通过社工资格考试,实现持证社工“零突破”。组织孵化成为社区自治关键,搬迁群众在第三方指导下成立8个特色社会组织:就业协会举办电工、刺绣等技能培训12场,助力68人本地就业;芦笙、侗歌协会开展“月月圆”歌舞展演,吸引200余名居民参与;老年协会“银辉巡逻队”每日治安巡查,调解纠纷17起。这些组织凝聚居民个体,构建起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自治力量从“零散”走向“协同”。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绘就和谐社区“新图景”。以“榕易谈”民意收集平台为纽带,推动社区治理与文化振兴、体育赋能深度融合,采取多项措施绘就和谐社区“新图景”。创新“党员+网格员+志愿者”联动机制,今年累计解决43件民生问题;组建由威望老人构成的“和事佬”调解队,运用侗族“款约”、苗族“理词”传统化解矛盾。借助民族节日举办山歌对唱、搓汤圆等民俗活动,开展“村超”融合行动,社区组建“侗乡雄鹰”足球队和“银饰啦啦队”亮相县村超联赛。调解队矛盾化解成功率达95%,社区信访量同比下降60%;今年春节联欢活动吸引1800余名各族群众参与,“村超”带动200余名居民加入全民健身行列。社区居民对物业服务满意度从62%提升至89%,社会组织参与率从45%跃升至68%,形成了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精度、文化有厚度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