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以“桥头堡”建设为主抓手推进 教育“组团式”帮扶走深走实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推进与东部发达地区深化拓展教育“组团式”帮扶,实现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向黔地有效迁移,有效助力本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谋划,高位推动。积极推进佛黔两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作,加强教育工作统筹,签署《佛山市教育局黔东南州教育局“十四五”时期东西部教育协作框架协议》,全方位深化双方合作,共同研制《佛山市教育局与黔东南州教育局2023东西部协作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多次率队赴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教育局以及广东省部分企业、职校和中小学进行考察,组织州内“三名工程”部分主持人赴结对学校开展互研互访,选派15名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赴佛山市学校跟岗锻炼。
二是完善机制,加强调度。积极争取国家、大湾区和省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黔东南州中小学(幼儿园),推动“组团式”帮扶纵深推进,指导四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县研制教育人才“一县一方案”“一校一方案”。聚焦2023年度目标任务,研究梳理和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形成可量化操作、可考核的路线图和任务表。截至目前,黔东南州77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佛山市82所中小学(幼儿园)结成帮扶关系。
三是重点培养,打造示范。按照“佛山市所能、黔东南所需”和“协同共建、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互联网+”模式,打造科研协作共同体。聚焦黔东南州基础教育培养对象专业成长的核心素养问题,重点开展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结对帮扶黔东南州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培养。今年以来,遴选全州领航人才培养对象20名,“三名人才”培养对象200名进入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培养。
四是统筹发力,精准靶向。整合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佛山市、杭州市和省内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帮扶团队,形成立体式帮扶,建立团队带团队、师带徒的帮带机制,充分发挥支教教师“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实现东部优质资源向黔东南州有效迁移,带动县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2023年以来,佛山市教育局选派8名校长以及24名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到黔东南州4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挂职任教,选派62名专任教师到黔东南州开展支教,省、州选派50名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切实提升8所学校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