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紧紧围绕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高度关注水库库区移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意愿调查、可研规划、要素保障、对接汇报等关键节点集中发力,全面推动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申报实施。
一是做深移民意愿调查“功”。结合党政机关大走访和“四下基层”工作机制,组织州、县生态移民干部深入三板溪、白市、托口等水电站库区逐镇逐村逐寨开展走访,与镇、村干部和移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办公,了解移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民呼我应”“民呼我为”,切实解决好移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做细项目可研规划“功”。指导县(市)结合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后期扶持规划,建立县(市)后期扶持项目库,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编制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做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条件,建设范围、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积极争取后期扶持资金支持。
三是做实项目要素保障“功”。积极与州、县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邀请发改、自然资源、交通、水务、环保、林业等部门对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选址开展现场踏查和论证,出具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意见,落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实施奠定基础。
四是做足向上对接汇报“功”。建立定期向上对接汇报工作机制,采取走上去和请下来相结合,坚持每月赴省直部门对接汇报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邀请省直部门领导和处室赴黔东南三板溪等库区实地开展调研,增强他们对黔东南州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的支持力度。202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省生态移民局等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领导先后多次深入三板溪、白市、托口等水电站库区实地开展调研。
目前,全州共争取落实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4个,下达项目建设资金17300万元。其中:剑河南寨锡绣大桥项目到位资金9000万元,目前桥梁主拱圈已全面合龙,完成工程量85%,计划2024年9月底建设完成;天柱县江东大桥项目到位资金20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桥墩基础开挖和连接线征地工作;黎平县平信大桥项目到位资金3000万元,目前正在实施桥墩建设;台江县红光大桥项目到位资金8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项目设计方案比选工作。剑河县下革东大桥、锦屏县河口大桥和黄平县两岔河水库移民安置点排洪沟渠等三个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水利部,待联合审查审批,拟争取后期扶持资金20900万元。库区遗留重大问题处理项目的有序申报和实施,将进一步弥补三板溪、托口等水电站库周交通规划建设不足短板,有效解决库区群众10万余人出行远出行难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