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审计信息

索引号 000014349/2020-4596111 信息分类 审计信息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摘 要)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摘 要)

发布时间: 2020-10-15 10:20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摘 要)


(在州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州审计局局长  李昌钦

州人大常委会: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州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19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重点审计了州级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新农合大病保险及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全州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第十四届州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圆满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工作任务。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政运行总体平稳。2019年,全州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8%,争取省级盘活土地出让纾困资金2.5亿元,转贷新增一般债券资金29.1亿元,争取上级再融资债券资金25.24亿元,为全州“三保”、风险防范、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支出提供了财力保障,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2019年,州级安排脱贫攻坚方面支出1.72亿元、节能环保支出3,806万元,继续压缩行政运行经费用于脱贫攻坚和政府化债1,905万元,脱贫攻坚取得关键进展,相关县市如期脱贫出列。州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了7.28%、15.1%、44.14%、708.01%。

——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稳步推进提升。2019年,州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通知》,推进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对2018年州级极贫乡镇实施的20个土地整治项目和州级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基础。

一、州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了州财政局组织的州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州级决算草案反映,2019年,州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817,672万元,支出总量789,806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866万元,年终净结余为零;州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92,325万元,支出总量74,921万元,年终结余17,404万元;州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2,790万元,支出总量882万元,年终结余1,908万元;州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总量1,151,305万元,支出总量718,389万元,年终结余432,916万元。从审计结果来看,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州财政局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和基础性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强化。主要是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经抽查,22个单位35个专项业务经费项目支出未明确到具体项目。

(二)预算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转移支付预算分配下达不及时。2019年州财政未及时将部分州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县市财政部门。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率不够高。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城乡社区支出预算执行率较低。

(三)决算草案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19年,州级决算草案编制工作不够完善,州级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决算数与账面数不一致,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因未及时清理未达账项。

二、州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州审计局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首次对基本具备大数据审计条件的98家州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实现财务数据审计全覆盖。结果表明,2019年,州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预算法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加强预算执行和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情况,预算执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部门预决算编报不够规范。一是8家单位年初项目支出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二是11家单位未认真评估上年结转和实际需求情况编制或追加17个项目支出预算,实际预算执行率较低造成资金闲置。三是6家单位在未全面核实财务收支的情况下就编制决算草案,导致决算草案与会计报表反映的收支存在差异。

(二)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不到位。一是2家单位将项目支出调整用于非预算用途支出。二是9家单位22个项目因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组织推进不力等造成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三)存量资金和资产管理有待加强。一是4家单位2019年末未及时将存量资金上缴财政统筹。二是2家单位已处置的重大资产未及时核销。

三、脱贫攻坚审计情况

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重点组织实施了10个县扶贫审计、4个省级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审计、16个县市易地扶贫搬迁审计。从审计情况看,有关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按期实现了脱贫出列,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10个县和4个省级极贫乡镇扶贫审计情况

1. 部分县健康、教育、就业等扶贫政策落实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是2个县未按计划完成1018人次的就业培训任务,3个县和2个乡镇已参加培训的2944人未获得或未足额获得培训补助。二是7个县向675户不符合条件对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造成多付财政贴息。三是7个县和1个乡镇扶贫政策性补助发放不到位,9个县和1个乡镇超范围发放健康、教育等扶贫政策性补助。

2. 部分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主要是4个县和1个乡镇改变专项扶贫资金用途用于非扶贫领域支出。

3. 部分县扶贫项目和资金绩效管理还需进一步强化。一是3个县和3个乡镇因未落实具体项目或调整项目方案、建设进度缓慢等。二是4个县的5个种养殖项目因气候不适或管理不善等导致项目效益不明显,2个县已建成的2个项目因配套设施不全等闲置一年以上。三是4个县和1个乡镇仍有部分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落实不到位。

(二)16个县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审计情况

1. 部分县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主要是存在未能及时兑付旧房拆除复垦资金,未及时发放和超范围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后续社会保障服务转移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部分县项目统筹管理不够,政策落地有待进一步抓实。一是8个县市因未及时调整搬迁对象或超计划回购、修建房屋,2055套安置房闲置半年以上,其中208套闲置一年以上。二是11个县市未建立健全配套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资产权属不明、管理职责不清造成管理缺位,部分资产闲置或损坏,产生的收益缺乏监管,也未建立或未落实与搬迁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 部分县资金使用、管理不够规范。一是5个县市改变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用途。二是13个县市因未及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或项目结余未清理等,部分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闲置1年以上。

四、生态环保审计情况

州审计局对州水务局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审计情况来看,州水务局及其主要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断促进保障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启动缓慢,尚未对州内71个一级水功能区和12个二级水功能区开展水质监测。二是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州级试点项目建设进展较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未能按期完成。三是部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未达到预期效果,已建成的45个污水处理厂中,有22个污水处理厂因设计不科学、设施不完善等导致污水处理率低。四是黎榕灌区信息化系统设备管理不善,部分自动监测系统损毁严重,未及时维修,导致灌区信息化系统长期不能采集有效数据。五是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还需进一步加强,确保足额征收。

五、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专项审计情况

州审计局对2016年以来的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情况看,相关部门和承保机构及时出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异地就医核查和定点医疗机构巡查机制,为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推动减负增收脱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金审核、赔付总体比较规范,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1. 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一是截至2018年末,全州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未按规定计提风险调节基金。二是相关部门与承保机构清算不及时。

2. 承保机构履行赔付职责不够严格。一是审计发现,因承保机构审核把关不严,存在重复赔付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的情况。二是履约不到位,存在符合赔付条件但因资料不齐全等未获得新农合大病保险赔付的情况。

3. 相关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需进一步加强。审计抽查发现,定点医疗机构存在违规加价销售耗材、串换项目等方式多收费和无中医医师资格医生违规开具中药等方面的问题。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审计情况

为及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州审计局对州县两级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进行了专项审计。截至2020年3月底,全州收到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8,924.53万元;23家国家级重点保障企业和17家省级重点保障企业获得疫情防控专项贷款26,237.8万元;审计的31个慈善组织和相关部门共计收到社会捐赠资金2,292.89万元、物资238.23万件,已分配使用1,764.8万元、226.4万件。

从审计情况看,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州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迅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物资调度储备,及时出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台账,为全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相关部门对州内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掌握的口径不统一,导致部分企业未能申请疫情防控专项贷款贴息;二是部分慈善组织和相关部门资金拨付不及时;三是物资采购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采购物资不符合需求。对审计指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加快分配下拨资金378.11万元,调整收回改变用途资金17.21万元;督促采购验收,降低采购成本120.57万元,及时调换不合规产品6.1万件。

六、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2019年,州审计局对凯宏集团等9家州属国有企业开展了2018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 “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不到位。审计抽查发现,3家企业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大额资金决策未经集体研究决定,4家企业未严格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经济决策未向州国资委报告。

2. 国有资产管理有待加强。一是7家企业购置、划转的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和已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未按规定纳入资产管理。二是1家企业将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等作为资产管理。三是2家企业处置国有资产未经资产评估,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

3. 会计核算不规范,企业损益不实。一是4家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确认不当。二是1家企业将代建项目资金计入资本公积,造成所有者权益不实。

七、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19年,州审计局对州法院审判法庭建设工程、黎平县矮枧至岩洞公路改扩建工程2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2个项目工程结算不实,审计核减多计工程价款162.72万元;二是1个项目工程多计工程量,多支付工程价款59.38万元。

八、审计建议

以上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机制不完善,预算缺乏刚性约束,需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和健全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推动源头治理。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高质量发展能力。一是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强专项资金分配和项目落实的有效衔接,提高预算执行率。二是优化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项目管理,深化全面零基预算,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二)加快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进程,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一是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突出绩效导向,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绩效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二是对部门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压实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推进财政提质增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通过盘活资金资源,加大向上级争取支持力度,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二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饮水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力度,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落地落实,进一步增强惠民政策的持续性和效益性,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推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责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能力。一是紧紧围绕我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加快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党组织决策前置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三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做好实体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本报告反映的是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整改。下一步,州审计局将继续认真督促整改,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要求向州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和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依法履职,自觉、诚恳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国家财产“看门人”,经济安全“守护者”的重要作用,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审计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