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粮食与物资储备

索引号 000014349/2024-1682352 信息分类 粮食与物资储备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黔东南州“储加结合”赋能粮食产业发展

黔东南州“储加结合”赋能粮食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24-12-17 15:04

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聚焦粮食安全与产业提升,探索利用粮油储备资源优势,推进粮油“储加结合”试点,扩大储粮企业经济效益,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储加联动,激发粮食产业活力。通过整合仓储、加工资源,选择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开展试点,建立地方储备与稻谷、油脂加工企业轮换联动机制,促进储备粮就地加工转化,助力粮食加工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通过储加结合消化政府储备粮占全州轮换销售总量的13.48%。

集约管理,有效降低储备成本。依据区域粮食供需与仓储布局,合理选址建设或升级粮食加工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粮食损耗。2022年以来,鑫众禾公司通过州内储加结合为企业节省460万余元运输成本。州、县两级粮食行政主管对竞拍价格进行摸底,确定起拍底价,并将储备粮油轮换补贴调整为费用包干使用,降低储备成本。逐步将州级政府储备粮调整为州粮油公司集中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开展州级政府储备粮油的轮换、采购、销售、仓储和费用拨付等工作,有利于动态跟踪分析市场行情,有效节约财政补贴支出

集群发展,赋能乡村促振兴。发挥政府和粮食协会的引导作用,推动储备企业、加工企业和种粮户深度合作,将本地特色粮油品牌产品纳入“储加结合”范围,打破储备粮“买原粮、卖原粮”轮换传统,提高粮食储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优粮优储优加”。利用“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粮食企业订单式收购农户粮食,加工打造“从江香禾糯”“锡利贡米”“丹寨硒锌米”等优质产品,提升粮食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2024年,通过加大与地方粮农收购合作,实现秋粮收购1.3万余吨。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

...

本智能问答助手服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提供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