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抢农时、务农事,提早开展农资储备供应、农资市场监管、气象服务等工作,抓严抓实全州春耕备耕,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调剂服务保农资供应。提前对种子、化肥、机械生产资料需求、供应、价格、储备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组织调剂供应确保春耕生产资料充足。截至目前,全州储备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大豆等种子1645.43吨;储备化肥5.49万吨、农药(有效成分)170.87吨、农膜1165.01吨。同步开展2023年“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全州组织50余支农机服务“轻骑兵”深入春耕生产一线指导服务120余次,全面开展农机具维修、保养、调试和春季日常管理维护。目前,全州共设置农机固定维护点251个,开展农机隐患排查25853台次,完成农机具检修16余万台套。
二是春播行动保“人粮”丰收。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将油菜受灾地块和“冬闲田”情况落实到县(市)、乡(镇)、村三级,提早组织动员因地制宜开展改种补种,扎实推动当地农民经济和粮食产量“双丰收”。截至目前,全州春播总面积21.24万亩,其中春播马铃薯7.82万亩、春播蔬菜10.36万亩、其他春播作物3.06万亩。已犁田面积11.9万亩、犁土面积13.24万亩。
三是“春雷行动”保市场稳定。重点围绕种子、化肥、农药三大农资产品开展识假宣传和“拉网式”监督检查执法,详细检查其质量情况、登记备案和进销记录等,持续加强农用物资市场价格监测,扎实做好春耕生产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876人次,检查市场271场次,检查经营户1002,一般案件立案查处2件;复合肥、尿素、农用塑料薄膜等农资平均零售价均处于合理价格区间。
四是人工作业保春耕灌溉。抢抓近日连续阴雨天气条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确保春耕灌溉顺利进行,全州火箭22套、46门高炮及6300发人雨弹将于2月底全面部署到位,当前已配备火箭弹299枚。截至目前,全州开展人工火箭增雨作业26次,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影响下,东部、北部旱情明显缓解,全州土壤墒情明显改善,农作物生长和春播春种条件适宜,全年粮食安全基础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