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建好“两个平台”、建强“三支队伍”,大力实施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由“政府评价”向“社会评价”转变。
一是建立“一套机制”,实现评价方式社会化。加强职业技能社会评价主体建设,积极培育职业技能评价机构,目前全州报省人社厅备案并经人社部核准通过的有7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经省备案通过有12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人社部门督促指导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务管理、考评人员管理、质量督导人员管理、等级证书管理等一整套管理办法,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体系,稳步推进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转变。同时,督促职业技能评价机构规范配备与评价职业(工种)相匹配的理论考试、实操考场、技能操作设施设备,定期购置、完善、更新、维护实操设备设施,为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社会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如黔东南技师学院购置实训实操设备价值3000万元,设置实操考试教室20间、车间3间。
二是建好“两个平台”,实现评价过程阳光化。根据职业技能评价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监管要求,大力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技能等级认定考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评价全过程通过技能等级认定考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完成,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实行全程视频监控并接入职业技能评价监管平台;视频监控装置配备录影保存,影像资料分别保存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监管平台云端,实现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全程电子化、全程阳光化。同时,实行职业技能证书数据系统内上传,所有技能等级机构证书上网数据均通过贵州省职业技能监管平台导出上报至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现数据传输过程可追溯、全留痕。自推行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以来,全州各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评价109 期认定8744人次,其中合格5971 人次,合格率68.29 %。
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实现评价监督多重化。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由评价机构遴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操作技能,在本行业有信誉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考评员;技能等级评价机构与考评员签订聘用合同,建立随机、回避、轮换的专业考评小组组成机制。加强内部督导员队伍建设,由评价机构择优遴选品行正、业务精、责任心强,且拥有丰富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经验的专家,建立内部督导员队伍,对评价进行全程监督。加强外部督导员队伍建设,由人社部门委派外部督导员,重点监督评价组织秩序、材料是否齐全、公开公正情况。同时,人社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评价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加强技能评价工作日常监督。目前,全州7家评价机构共有考评员631人,内部督导员36人;人社部门外部督导员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