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各项措施有序推进,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向好,多数行业实现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州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两大主导产业中,硅精深加工增加值同比增长41.7%,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增加值同比增长8.8%。
从三大门类看,上半年,全州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占比为7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占比为24.4%。
从经济类型看,上半年,轻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
从五大产业来看,上半年,全州五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其中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同比增长30.0%,再生循环材料同比增长12.1%,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35.3%,民族医药同比增长46.3%,民族特色食品同比下降10.6%。
二、工业经济运行亮点
(一)过半行业实现正增长,重点产业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州32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8.1%。全州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6.7%,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0.1%、28.0%、11.3%、57.2%、9.6%,
(二)龙头企业持续发力,重点企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州76家亿元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州比重达68.1%,增加值同比增长18.1%,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1个百分点。其中,产值排名前四的其亚铝业、麒臻实业、天能集团、贵州华星冶金合计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个百分点。
(三)部分行业降幅收窄,电力生产等行业止滑回升。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等5个行业降幅收窄。因黔东电力发电指标增多,受天气影响华润新能源(黎平)、清水江等企业发电量增加,占比较大的电力生产行业在连续3月负增长后,在6月当月由负转正,上半年累计增速为1.5%,较上月增长2.6个百分点。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回升向好。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虽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因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较为突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下阶段,仍需继续构建新发展格局,鼓励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才能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