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重点关注残疾人就业群体,通过落实政策稳就业、优化培训促就业、扶持创业带就业、公益岗位保就业等措施,全力推动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搭建供需平台,推动人岗有效衔接。整合县残联、人社等部门资源,加强与零工市场、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大力挖掘开发残疾人工作岗位,通过线上线下招聘、送岗下乡、送岗到人等措施,搭建供需平台,为残疾人精准提供政策解读、职业指导、岗位推介全链条服务。2023年以来,黎平县共组织召开残疾人专场招聘会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65人;通过送岗下乡、送岗到家、人社局用工APP推荐残疾人就业600余人次,实现就业319人。
二是整合多方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用好省、州、县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对难以就业的残疾人有针对性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和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发放补助,同时,实施“锦绣计划”“乡村振兴巾帼基地”项目,有效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创业。2023年以来,安置残疾人就业565人,对残疾人创业场地租赁补贴5家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笔85万元。通过实施“锦绣计划”“乡村振兴巾帼基地”项目,有效带动残疾妇女就业27人。
三是用好培训法宝,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导向,围绕县内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探索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做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通过“理论培训+工厂实操”,切实提高残疾人培训就业率。同时,畅通企业与残疾人双向选择渠道,让残疾人实现家门口成功就业。2023年,联合县内4家企业,落实残疾人工作岗位50个。通过培训取得相关岗位合格证46人,实现就近就业残疾人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