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践行“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随着村BA和村超的火热“出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文化创意产业系和旅游与经济管理系深入当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赢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的赞誉,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先后在对口帮扶县从江县开设“加鸠班”“村干能力提升班”,面向加鸠籍初中毕业生实行全免费帮扶,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400元。截至2023年,共招收261名学生,仅减免和补助一项支出达200余万元。同时,学院将校企合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办“光弘班、炜益班、TCL班、京隆班、金亭班”5个订单班。
二是打造5G智慧校园,深度赋能办学育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初步实现从数字化到智慧化转型,建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的5G+智慧校园。学院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完成贵州省高校第一张校园5G融合双域专网,获中央、省、州主流媒体报道。5G+智慧校园应用场景入选贵州省2023年第一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在全国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教育专题赛获得二等奖,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作为5G应用场景案例展示。
三是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民族性和世界性深度融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申报“苗侗语言非遗研学夏令营”项目、“我眼中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青少年主题活动方案等涉外活动项目,助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与泰国格乐大学等10所国际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选派50余名师生到新加坡、澳门等地开展交流,组织1450余名师生完成线上国际培训项目,教师国际化交流比例达到50%,学生国际化交流比例达到8%。2024年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学院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