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重要抓手,补齐城镇发展短板,促进全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全州纳入改造计划的城镇老旧小区共117个24308户。截至目前,开区小区共有96个,开工率达74.22%。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谋划储备一批、组织申报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入使用一批的良性循环,及时建立工作台账,对符合条件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及时纳入“贵州省老旧小区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二是规范改造管理。制定《黔东南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标准》,涵盖道路、消防、安防、管网等基础功能,强化建筑节能改造、停车设施、加装电梯、物业管理、文体和无障碍设施等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商业及智慧社区等服务设施。推行“菜单式”改造内容,从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等方面,明确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共14项改造内容,坚持“一区一策”“一楼一策”量身制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精准供给。
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居住环境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召开座谈会、组织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摸清改造底数,提升群众参与度。强化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知晓度。组织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项目、典型案例评选,让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实现改造成果共享,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是遵循民意监管。实施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管”都由居民说了算,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科学施工,严格质量监管,确保改造过程安全、有序、高效,切实增强居民支持改造、参与改造的主动性。
五是强化调度检查。坚持按照“五定工作法”新思路,分级分类建立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进一步推动工作责任落实。通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行每周一调度、每周一专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查,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目标绩效、高质量发展绩效等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指挥棒”的督导作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