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州直部门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图片图解

索引号 000014349/2022-108856 信息分类 图片图解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黔东南州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黔东南州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发布时间: 2022-01-21 11:01

州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州十四届人民政府工作实现顺利收官,向全州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
过去五年,是我们勠力同心、战胜贫困的五年

79.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8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0.81万农村居民搬迁进城,创新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并在全省推广,教育医疗短板整体补齐,农村危房、透风漏雨老旧住房和“人畜混居”住房全部整治,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终结。

过去五年,是我们做大总量、实力提升的五年

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500亩以上坝区全部建成省级达标坝区,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总产量120万吨以上,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突破700万亩。

工业实现集聚发展 逐步形成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等一批园区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州工业产值提高到80%以上。

旅游业实现提质发展 镇远古城成功创建5A级景区,雷山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施秉列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200亿元。

过去五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基础改善的五年

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剑榕等5条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1200公里,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实施国省道改造372公里、县乡公路提升2946公里、“组组通”硬化路8975公里,都柳江四级航电枢纽工程建成投运,清水江旁海、平寨航电枢纽工程即将投运。

水利建设不断提升建成中小型水库42座,在建中小型水库21座,新增有效灌面17.9万亩,新增工程供水能力1.7亿立方米,工程性缺水得到明显改善。

能源基础不断增强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水电累计装机211万千瓦,火电累计装机120万千瓦,风电累计装机107万千瓦。天然气“县县通”工程稳步推进。

城乡配套不断完善建成城市道路1184公里、社会公共停车位1.77万个、公园绿地309公顷,新增改造城镇供水管网1305公里。实现4G网络州域全覆盖,乡乡通5G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

过去五年,是我们深化改革、活力释放的五年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州县两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一窗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改革有序推进,审批时间平均压减84%。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市场主体总量34.9万户,较2016年增长75%。全州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州属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入选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8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59.2%,全省首个“大数据应用推广示范中心”在我州挂牌。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杭黔、粤黔产业协作日益紧密,引进企业853家,到位资金2542亿元。凯里海关获批设置,黔东南陆港建成投运,陆港公用保税仓封关运行,利用外资9.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凯里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守底线、生态优化的五年

污染防治扎实有力强力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双十工程”。建成运营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2100吨。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637公里,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转运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1.3%。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造林228万亩,治理石漠化2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02平方公里。实施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试点,挂牌销售树木占全省份额70.4%。剑河、榕江、天柱、雷山、三穗5个县被授予贵州省“森林城市”,雷山成为国家首批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生态文明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制。

过去五年,是我们以人为本、民生改善的五年

突出就业之本城镇新增就业3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坚持教育优先16个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守护生命健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分别达到82.2%、72.6%。建成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强化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参保273万人,失业、工伤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保障标准比2016年分别提高27.5%、40.3%。启动价格联动机制17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12亿元,累计补贴633万人次。建成州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社会治理有效平安黔东南、法治黔东南建设深入推进,问题楼盘和高风险金融机构妥善处置化解,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全省前列,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诉源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州召开。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双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1年六项重点工作
1
致力于“四化”提升,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2
致力于项目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3
致力于招商引资,发展后劲逐渐增强。
4
致力于乡村振兴,脱贫成果不断拓展。
5
致力于防范重大风险,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6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
这五年,特别感恩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贵州人民、关心贵州发展,2021年2月亲临贵州视察,嘱托我们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赋予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新目标新定位,给予我们巨大政治关怀和强大精神鼓舞。我们深切感受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是我们赶超突围最根本的动力,只要我们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一路奋进,就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这五年,特别感动的是: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声号令,千千万万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把对脱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对家人的亏欠藏在心底,披星戴月、日夜奋战,共同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凯歌,展现了一幅幅守望相助的生动画卷,涌现出“时代楷模”陈立群、“最美医生”汪四花等一批批无私援助的模范典型。我们与全国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已经站在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是对以生命赴使命的“蝴蝶妈妈”王玉老师、三进丹寨支医的张超医生、情洒苗乡的王小权书记、侗乡好支书刘善平等38位脱贫英烈的最好告慰。这一切,黔东南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也必将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五年,特别感激的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干部闻令而动、立体防控,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488万黔东南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抗疫,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全省“清零”最早的市州之一。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全州93名医护人员一夜成军,千里驰援湖北鄂州;常态化防控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和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共同筑起了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牢牢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向你们致敬!为你们点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州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黔东南新征程。

围绕总体要求,

以“五个新突破”实现赶超突围新目标

(一)奋力实现“四化”建设新突破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把旅游产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突破

加强生态保护

坚持绿色发展

创新生态机制

(三)奋力实现改革创新新突破

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

把招商引资引智作为“一把手工程”

把对外开放作为赶超突围的“第一推动力”

(四)奋力实现社会民生事业新突破

全力促进人民增收

全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全力促进安居乐业

(五)奋力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新突破

大力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大力弘扬发展红色文化

大力保护发展历史文化

大力厚植培育生态文化

十件民生实事
1
完成棚户区改造1.94万套,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43万户、背街小巷改造342条,新增地下管网450公里
2
实施普通公路安全防护及提升工程70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50座
3
集中打造5个中国传统示范村落、20个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寨;
4
新建州中医院(一期工程),建设县市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改扩建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万户、村寨公共卫生厕所100个
6
新建凯里小高山体育健身步道和州全民健身中心,提升改善“农体工程”和全民健身示范站200个
7
新建改扩建学校50所
8
提升改造10所养老机构,建成60个儿童之家,新增养老护理型床位500张
9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建设2个中型灌区,治理10座病险水库;
10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2万人次以上。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必须“五个坚持”

(一)坚持政治导向,建设忠诚政府。
(二)坚持问题导向,建设创新政府。
(三)坚持协作导向,建设团结政府。
(四)坚持公廉导向,建设法治政府。
(五)坚持结果导向,建设担当政府。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3%、9.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2%;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46%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9.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5%以上,入州游客、旅游人均花费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缩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年。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十个全力”
(一)全力抓实区域引擎

一是大力实施“强州府”战略

二是大力推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黔东片区协同发展

(二)全力抓实有效投资

一是抓项目谋划争取

二是抓项目实施建设

三是抓项目要素保障

(三)全力抓实招商引资

一是突出主导产业抓招商

二是强化主体责任抓落地

三是摆正主人位置抓服务

(四)全力抓实工业提升

一是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三是大力做好跟踪服务

(五)全力抓实城镇提质

一是大力实施城镇“四改”

二是做强做优城镇经济

三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六)全力抓实业态升级

一是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

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壮大新消费

(七)全力抓实乡村振兴

一是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八)全力抓实生态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环保问题整治

二是大力加强环保基础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九)全力抓实风险防范

一是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是牢牢守好安全生产底线

三是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四是系统防范其他领域风险

(十)全力抓实民生保障

一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二是发展公平优质教育

三是推进健康黔东南建设

四是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五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主 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 联系方式:0855-8235320

ICP备案号:黔ICP备1600371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00038 | 招投标投诉电话:0855-8231392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45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

...

本智能问答助手服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提供访问官网